關鍵在一九四○年法國投降後,一九三七年深入中國戰區的日軍,長期無法脫身,資源逐漸匱乏,日本經濟每況愈下,為了支應中國的戰爭,日本逐漸走向掠奪他國資源。一九四○年法國被德軍占領後,日軍趁機掠奪法屬印度支那北部,美日關係趨向緊張。一九四一年,美國要求日本撤離法屬印度支那,但日本置之不理,於是美國聯合英國、荷蘭對日本展開石油禁運,石油是日軍繼續在太平洋作戰的重要資源,美國以石油為武器,日本也決定對英美開戰,日本繼續占領菲律賓、馬來西亞、英屬東印度、婆羅洲。此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預,必須給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致命重擊,才能在有利條件下與美國和談。
二戰開打後,德軍席捲全歐洲,後來與蘇聯在歐陸展開決戰,而日本深陷中國戰區,美國抱持孤立主義,並未參戰,但是日本為了掠奪資源的南進政策,最後碰上美國,珍珠港事件終於驚醒了美國,也決定二戰命運。因為美國參戰成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力,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只有二十五萬軍力,日軍多達四百萬,但是當美國全民備戰,二戰此後的形勢也跟著改變。
這個情況也可以拿來用在今天,大家記得去年中國與薩爾瓦多建交,二○一七年與巴拿馬建交,尤其是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美國對中國勢力延伸到自家後院非常不高興,這是二○一八年三月美中貿易戰一個重要的導火線。今年中國相繼與所羅門群島等太平洋島礁國家建交,又租用這些島礁廣建海軍基地,也激起美國、澳洲的反應,這個歷史似乎又重演。

▲2017年,巴拿馬與台灣斷交後,隨即與中國建交。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與時任巴拿馬總統瓦雷拉(左)。(圖片來源/達志)
中途島海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捩點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遭到重創,重整軍力加入太平洋戰區的作戰,中途島正是最關鍵的一場戰役。一九四二年初,日本繼續達成南方作戰的戰略目標,但軍方卻對下一步行動產生分歧,在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堅持下,大本營放棄向新幾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的西南太平洋推進,轉為進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的目標是利用登陸艦隊引誘珍珠港事件倖免於難的美國航空母艦,再派遣日軍「機動部隊」,將美國六艘航空母艦擊沉。
不過,日本海軍有兩艘船艦在五月「珊瑚海海戰」中受損、無法參戰,而無線電通訊密碼也遭到美軍攔截破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Chester Nimitz)根據破譯訊息提供的情報,隨即制訂反埋伏作戰,緊急召集三艘航空母艦到中途島,六月四日,美軍成功伏擊「機動部隊」,以一艘航空母艦沉沒為代價,擊沉四艘日本航空母艦。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扭轉點,美軍憑藉這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二戰以來的被動作戰,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軍逐漸喪失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地位,隨後在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事中漸居下風,一直到美軍在日本廣島與長崎丟下兩顆原子彈,二戰正式結束。
從日本偷襲珍珠港,驚醒了沉睡中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把珍珠港事件當國恥日,美軍參與太平洋戰爭,牽制了日軍軍力,中途島是最關鍵一役,隨後塞班島、硫磺島等島嶼作戰,其實都是美軍對日軍的殲滅戰。日本試圖引蛇出洞,卻種下二戰失敗的命運。
這次歷史似乎重演,中國在中南美洲與太平洋島礁國家的外交與軍事戰略布局,勢必觸動美國神經。這個情況與一九四○年日本奪取法屬印度支那領土一般,而這次NBA事件很可能是一九四一年偷襲珍珠港的翻版。
大家可以熟讀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兩次的演講內容,上一次是二○一八年十月四日在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演講,這場演講擲地有聲,被視為是一九四六年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美國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和平砥柱」(Sinews of Peace)的演說以來,百年最重要的一場演講。彭斯在演講中一開場就說,中國人與美國人是一世紀來的好朋友,但中共是美國的敵人。彭斯指控中國介入美國政界、學界、企業界,他率先指出美國對中國介入美國政治的反感,彭斯首度把中國人與中共做了區隔,這場演講驚醒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NBA事件》彭斯炮轟美企跪舔中國
彭斯的第二次演講,是在今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ilson Center),這次彭斯沒有像上次那樣火辣,但是他的演講似乎衝著NBA而來。彭斯這次演講有六個重點,一是他痛斥中國極權專制,嚴酷控制鎮壓維吾爾人;二是美國支持台灣民主,聲明會與台灣站在一起;但後面四點全都與香港、NBA有關,一是彭斯力挺香港,他說無數美國人佩服香港人的勇氣,他為香港人祈禱,彭斯這一席挺香港之說,對照這次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大獲全勝,時間點有一些巧合。
彭斯的演講,後面三點都與NBA有關,他痛批美國企業為利益跪舔中國,為市場向北京叩頭,又批評站出來挺中國的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及球評巴克利(Charles Barkley),他批評這些明星球員利用言論自由批評美國,卻對中國踐踏人權保持緘默,寧可站在中共這一邊,最令人吃驚的是彭斯衝著運動用品大廠NIKE而來。
彭斯嚴厲譴責NIKE,他說NIKE向來以「社會正義捍衛者」自許,但涉及香港問題,寧可將社會良知棄置在門外,原來休士頓火箭隊總管莫雷(Daryl Morey)在推特發文支持香港抗爭,中國全力制裁火箭隊,NIKE配合在中國門市把休士頓火箭隊商品下架,彭斯這個火辣辣指控,重創NIKE努力維持的好形象,股價一度因此下挫,最近NIKE屋漏偏逢連夜雨,長期資助長跑選手的「奧勒岡計畫」,因負責訓練的教練讓選手服用禁藥違反規定,最近宣布中止計畫,這些事件都重挫NIKE形象。
明年一月NIKE將換上新的CEO,這位新執行長杜納霍(John Donahoe)將成為NIKE成立五十五年來的第四位執行長。NIKE希望起用新人重整形象,這個NBA事件在美國喧騰一陣子,中國的國際獵巫由來久矣,這次全面在美國本土爆發,這可能是一九四一年珍珠港事件的再版,唯一的差別是珍珠港事件到決戰中途島是海戰與空戰,這回是人權的角力。
在美國,言論自由是天賦人權,因此,當莫雷引爆NBA事件,多數人認為莫雷只是藉推特抒發個人想法,這是很單純的言論自由。因此,NBA主席席佛(Adam Silver)也出面協調此事,他在第一時間就表示,他支持NBA成員的言論自由,他不會為了莫雷的言論自由道歉。
席佛說,長期以來,平等、尊重及言論自由是美國人的普世價值觀,而這也定義了NBA的基因,席佛這一席話更傷了中國的玻璃心,於是NBA成了主戰場,傷得最重的是騰訊體育,它剛與NBA續簽了十五億美元的合約,這回不能轉播,商業利益的損失更大。
NBA只是單純的體育活動,卻在美國引來喧騰,主要原因是NBA、MLB及美式足球,是美國人民最熱中的三大運動項目,也是美國人的精神寄託,這次中國給了莫雷及火箭隊壓力,美國人驚覺中國的獵巫已降臨美國的天空,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卡通《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也用漫畫來反諷,而且在面臨道歉的情況下又加碼演出。

痛斥中國極權 力挺台港民主
——美國副總統彭斯演講內容
時間:2018.10.04
地點: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內容: 指控中國介入美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率先指出美國對中國介入美國政治的反擊,彭斯首度把「中國人」與「中共」做了區隔,這場演講驚醒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時間:2019.10.24
地點: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ilson Center)
內容: 發表六大重點,包括痛斥中國極權專制、支持台灣民主、力挺香港反送中、痛批美國企業跪舔中國、批評NBA球星詹姆斯及球評巴克利以及炮轟運動品牌NIKE作為。
(整理:黃煒軒)
戰役從未停歇,下一場,誰輸誰贏?
一直以來,中國的獵巫行動盤旋在台灣的上空,台灣藝人從黃安舉報周子瑜是台獨藝人開始,台灣藝能界人士為了中國市場人人自危,大家都深怕捲入政治漩渦。這次金馬獎,中國下令中國、香港演藝界人士不能來台參加,讓中、港、台三地喪失交流機會。另外,到中國發展的企業也必須選邊站,最具代表性的是小英總統過境美國,單是在八十五度C喝一杯咖啡,八十五度C立刻被打成台獨企業。最近手搖飲料一芳主動表態,也在兩岸引發廣泛論戰。
中國的獵巫行動,過去以台灣為主戰場,這回席捲到美國本土,NBA喚醒了美國民眾的注意,這個效應有如海嘯一般迎面而來,因為川普的貿易戰,對多數美國人無感,但NBA事件令美國民眾印象深刻。從中國介入體壇,到好萊塢電影也染紅,美國人終於感受到中國獵巫行動無限上綱的可怕。
從一九八○年代以來,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與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為美國鋪好美中關係「友好的道路」,八○年代起,美國把中國視為友好國家,二○○一年美國力邀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讓中國經濟加速前進,○八年中國又獲得奧運主辦權,中國把國力推向全世界,過去三十年美中兩國是戰略夥伴關係。
但這次中國的南進布局、太平洋島礁戰略,到香港問題延燒觸發的NBA事件,美中走向冷戰關係,這次NBA事件,可能是上一次珍珠港事件的翻版,也許大家從珍珠港、中途島的歷史可以找到未來的蛛絲馬跡,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決戰中途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