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變動迅速、全球資源流動的年代,創業者做出對的選擇,會比努力更重要!
首先應找到適合自身獨特的產業優勢,才能在同樣努力下,事半功倍產出最高效益。
上周在德國與芬蘭分別參與了全球最大的醫療科技展會Medica與歐洲最大的新創活動Slush,除了有感於展會規模巨大,也在熱鬧且琳琅滿目的產品發表與論壇演講中,思考台灣新創的機會與挑戰。
兩年來密集參與生醫與新創相關展會,也拜訪歐美日各國的重要產業聚落、新創加速器與跨國企業,一來確認我們在正確的產業趨勢上,無論是產業的數位轉型或生醫結合資通訊技術,在這些國家都正在發生;二來這些先進國家的人才優勢、風險資本與市場規模也都各具特色,甚至多半超越台灣。
不可否認,台灣的產業優勢或經濟發展歷程一直都有努力肯拚的成分存在。我們也相信勤能補拙,努力比聰明更重要。但在產業變動迅速、全球資源流動的年代,速度與彈性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價格與品質,在中國與東南亞崛起後,生產規模也不再是台灣優勢,那麼什麼是我們的機會?
在新創領域,我們常用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契合度)描述產品或服務獲得使用者認同、持續採購並發生網路效應的現象,用以辨別是否將進入高速成長週期與具有可規模化效益。但在投資者眼中,另一個值得投資的關鍵現象是Founder Market Fit(創業者市場契合度),也就是創業者具有獨特的產業優勢與市場洞見,使得在同樣的聰明與努力之下,產生的效益特別高。
經過四十年的累積,台灣具有半導體、光電與資通訊產業的製造與整合能力,也在近十年的網路與行動產業起飛下,累積相當的軟體實力與研發人才庫,搭配優質的醫療環境與人力,是發展數位健康的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