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共享經濟愈來愈興盛,已成了不可逆的全球趨勢。
它影響人們不同層面的生活,我們又該如何適應這樣的趨勢變化?
滿街吳柏毅(Uber Eats)、腹龐大(foodpanda)和Lalamove,加上幾位外送員因交通事故去世,「共享經濟」再度一躍成為各媒體頭條。其實從Uber、Airbnb、共享單車到WeWork,這些在國際上爭議不斷的共享經濟,早已起落浮沉好幾個循環;不過,之前各種共享經濟比較像是破壞原有規則,但自己未必能存活。這次看來,應該是首次能在台灣建立穩固地位的時候了。
全球共享經濟都有類似現象,不但有舉世矚目的失敗案例,其他共享經濟公司像Uber與美團外賣,也仍處於虧損階段,主要靠資本市場的「本夢比」在支撐。市場較大的中國,美團點評的股價還能穩步趨堅,而夢賣得太久、還一直無法醒過來的Uber,股價則慢慢走下樓梯。
共享經濟若要取代舊的商業模式,還是得賺錢,除非「羊毛出在狗身上,還有豬買單」,不然長期累虧,如何支撐經營?Uber主要取代計程車,但計程車在台灣不算獲利太好,因此即使沒有政策干擾,長期在台灣也難以美好。而Uber Eats則有長遠發展的商業模式,說穿了就是有人買單。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回覆質詢時表示,餐飲外送公司收取餐廳三成服務費太高,卻忽略了這正是餐飲外送能活下去的理由。誰是買單的「豬」?答案是一樓店面的房東。已有不少餐廳因成本考量,不再租用一樓店面,把省下的租金交給Uber Eats,因此長期而言,餐飲外送服務是有存活能力的。至於這幾家外送誰會是贏家?目前難以判斷,只要這些公司在上市後,還能站穩全球第一、二名位置,最好還有獲利,就值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