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升溫為貨幣戰,全球資金恐大幅移動,新興資產震盪壓力加大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由不同財經領域專業研究員組成,以客觀、專業角度,提供金融市場研究與分析,範圍涵蓋各主要國家總體經濟、股市、債市、匯率及商品等。
上個月初,川普無預警針對3000億美元商品課徵10%關稅,中國央行隨即讓美元兌人民幣貶破「7」這個防守已久的關卡,不禁引起投資人的遐想,這是棄守,還是另有用意?投資人該如何判斷這複雜難解的局勢呢?
堵不如疏,中國人行以「7」試水溫
時序拉回今年6月,人行行長易剛表示,「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是非常有益的」,似乎就已暗示中國早有貨幣戰的準備。畢竟,中美貿易戰紛擾不斷,加上景氣持續放緩,人行雖極力避免讓人民有寬鬆貨幣政策的心理預期,但多次降準,不難看出官方政策偏鴿的態度。
經濟學知名的三元悖論,即「貨幣政策獨立性」、「匯率穩定性」、「資本流動性」無法同時達成。經濟調控跟大禹治水一樣,堵不如疏,此時人行讓人民幣站上7字頭,既不致於過度暴衝,同時也能緩減匯率、利率與資本流動性必須死守的壓力。
那麼,人民幣接下來怎麼走?首先,避免引發資金撤出過猛、貨幣急貶的狀況,讓市場習慣「7」將是比較好的做法。另外,考慮曾走揚的通膨,匯率走貶將推升輸入性通膨,非明智之舉。因此,短期人民幣預估將先止穩。不過,在中美貿易談判持續升溫的情境下,景氣下滑風險大,人民幣長線易弱難強(見圖一)。
人民幣走貶反應貿易戰惡化
加重經濟衰退疑慮
人民幣貶值,更重要的意義是中美貿易戰已正式升溫為貨幣戰。聯準會才於7月底降息1碼,當時表明為預防性降息、並非進入寬鬆循環,此時再次承受降息壓力。市場預期聯準會本月宣布降息的機率飆升,導致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急挫(見圖二)。
如果你以為中美貨幣戰,其他國家能置身事外,那就大錯特錯。人民幣貶值的過程並不寂寞,從去年4月貿易戰開打以來,與新興國家匯率連動明顯轉強(見表一)。新興市場短期出現競貶現象,反過頭來將對美國出口產生壓抑效果,擴大全球貿易變動的複雜性。
倘若中美雙方從貿易到匯率皆互不讓步,對已走弱的全球景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匯率波動與降息
將成接下來投資最大主題
對於投資人而言,該如何應對這混亂的局勢呢?
第一: 新興股市將受匯損、資金外移與經濟放緩等三重打擊。新興股市隨貨幣貶值,預估將使外資減碼,又回頭加重匯損,產生負循環。同時,在全球景氣下滑情況下,對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將產生負面效果,不利股市表現,投資人宜留意。
第二: 新興債以美元計價為主,降低匯率波動風險。新興國家陸續加入降息行列,有助債券殖利率走低,提供支撐。然而,由於新興當地貨幣可能與人民幣同步貶值,匯損將削減債券息收甜度。因此,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債,需留意匯率波動風險,美元計價的新興債相對較穩。
第三: 美國長天期公債將更具吸引力。聯準會若持續降息,將引導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走低、創造資金的避風港,未來將有更多資金湧入,投資人可趁機建布美國長天期公債部位。
中國選擇在這敏感時刻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又同時出手阻貶,似乎想讓投資人習慣7字頭,以破除關卡魔咒的恐慌。然而,面對貿易戰及景氣放緩,雖川普將部分商品關稅延至12月15日之後,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存,除人民幣計價資產恐將受損,需留意新興匯率的波動風險。在眾人恐慌之時,投資更應洞察機先,提前布局。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