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第一季AI投資潛力獎第三名 成大AI中心蔣榮先教授團隊
台灣在高齡化及少子化雙重因素影響下,棘手的老年安養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因為2015年還能有平均5.9名青壯年扶養一名老人,但到了2065年只剩下1.2名青壯年扶養一名老人,於是如何因應人口結構改變趨勢,滿足越來越龐大的長期照顧與醫療照護需求,既是政府相關單位主要職責,也是有志之士致力想解決的重大課題。
蔣榮先教授團隊
可互動的陪伴型機器人 實現個人化健康照護
成功大學是台灣重點研究型大學之一,經常進行跨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像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蔣榮先領導的成大AI生醫長照研發團隊,便針對銀髮族和糖尿病患者的陪伴與照護需求,整合醫學、電機、資訊等系所的領域知識,提出「建置具多層次學習能力的居家照護機器人計畫」,希望建立AI應用服務平台,協助減輕照護工作負擔。
「在科技部挹注資金支持之下,我們是第一個涉及醫療照護領域的的AI計畫。」為了打造能夠互動的照護機器人,成為銀髮族或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管家,蔣榮先教授團隊選擇市面已販售的華碩Zenbo機器人作為載具,經過半年與廠商的溝通、協調以及尋找技術突破口,導入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語音辨識等智慧模組,讓機器人可以透過便捷又有效益的方式,實現個人化與客製化照護功能。
居家照護機器人內建多種互動功能
居家照護機器人可依據使用者喜好做近期活動、音樂與飲食推薦
即使Zenbo機器人推出之初,只是針對兒童育樂來做機能設計,但蔣榮先教授團隊根據長期調查以及觀察,「發現機器人的高度,其實很適合跟坐在家裡沙發上看電視的長輩們互動」,於是進行機器人智慧雲端大腦研發,陸續開發多種應用介面與APP,希望藉由對話、陪伴、提醒、記錄等多元功能,讓機器人像人一樣關心使用者的健康。
跳脫單純學術研究 跨進商業應用造福更多人
目前照護機器人的場域設定,一個是在家裡,一個是在診所與藥局。其中,蔣榮先教授指出居家照護機器人著重於陪伴功能,「智慧系統能夠分析使用者歷史記錄,提醒幾點吃藥、提醒哪天孫子生日,也會依據使用者意圖與喜好,告知活動資訊、天氣預報,甚至推薦餐飲、音樂」,如果被照顧者患有糖尿病,更能夠記錄每天量測的血糖與血壓數據,並主動提供所需的衛教知識。
居家機器人可將每日血壓數據記錄起來
至於診所與藥局,「考量許多長者定期拿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如果櫃檯擺放一台機器人,可以透過互動,拿衛教資料或折價券回家,背後隱含不小商機」,尤其未來完成物聯網建置,長者在家量測的生理數據,可以同步到照護單位的雲端資料庫,下一次回診時,醫生發現血糖或血壓數據有明顯異常,就能夠立即給予貼心提醒,滿足醫療照護上的需求。
蔣榮先教授團隊前進美國參加2019年CES展(成大AI生醫長照研發團隊提供)
如此多元且實用的應用服務,早已跳脫單純學術研究,難怪照護機器人在2018年台北Computex展和2019年美國CES展備受業界矚目,這也促使蔣榮先教授團隊計畫跟華碩進行策略聯盟,或者技轉成立新創公司,「沒想到學術界研究能量,結合產業界現有商品,可以解決國家面臨的高齡長照問題。」當越來越多人能從中受益,自然是多年努力所獲得的最大回饋。
了解更多AI潛力新星:https://events.businesstoday.com.tw/2019/CPCAI/06_sta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