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品內含的每一種成分,不只會影響肌膚與身體,也會影響環境。
我們若更有意識地消費,認識產品對自己、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可讓世界成為更好樣貌。
最近,綠藤與意義製造團隊完成了一項社會實驗。
我們在台北小巨蛋附近租下一家咖啡廳,安排演員扮演服務生與客人,假造了一份「特別」的菜單;食材內容上出現不熟悉,甚至沒聽過、看起來有疑慮的成分,並在咖啡廳的各個角落,安裝隱藏式攝影機,花了超過十八小時記錄近二十位消費者,想知道,他們看了菜單後會如何反應?
消費者們多半皺起眉頭,有些請店員來詢問、有些拿出手機開始上網查詢成分。即使有些成分只是常見的食品添加物,有的消費者甚至不願點餐,拿起皮包直接轉身離開。在實驗後,我們邀請他們一起思考,大多數人會在意食物裡的成分,但是擦在皮膚上的「保養品」呢?畢竟,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對我們所給予的,照單全收;而除了皮膚,環境也對我們的消費行為,照單全收。
回頭來看,許多成分誕生之初,可能是當時突破性的發現,隨著被廣泛運用,對人體與環境的潛在風險才逐漸浮現。然而,要改變慣性成分的使用,並非容易的事,歷史上有許多成分的翻轉,是從消費者主動意識開始,進而以行動影響政府和產業,推動全世界的演進。
例如可大量生產、低成本的塑膠微粒「柔珠」,一度蔚為風潮;然而它們最終大量沉積於海洋,甚至進入食物鏈,最終回到餐桌上。在公眾倡議下,消費者陸續響應,二○一七年美國禁用塑膠微粒於沖洗型產品;台灣亦在環團與民眾連署後,提前在一八年起禁售相關產品。
每一個我們所選擇的產品,每一個產品內含的成分,不只影響了肌膚與身體,也影響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