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兩大經濟強權相爭,全球生產供應鏈版圖將面臨解構重組,
普遍預估東南亞國家可能受惠,讓越南、印度等國成了意外贏家。
有個老故事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今看來,中美貿易戰就是一場歹戲拖棚的鷸蚌相爭,有時雲開見日,看似就要解決;隔沒多久,雙方又放話互嗆,再次陷入膠著戰情。不過傳統智慧也要修正才能管用,畢竟美中兩大經濟強權是鷸與蚌,國際上應該沒有一個經濟體能稱得上是「漁翁」;但總有其他受益者,在這朗朗晴空下盡情呼吸新鮮空氣。而誰會是最大受惠國?其實不難分析。
這次雙方衝突的焦點,表面上在於中國的出口,美國祭出的法寶是徵收中國進口品最高達二五%關稅。那麼誰的出口品結構與中國這些被盯上的出口品相仿,或是有能力由國內自行生產取代這些商品,誰就是最大的贏家。這樣看來,最有可能受惠的是與中國出口品極為類似的越南。
越南是眾所公認的頭號贏家,馬來西亞與泰國也被廣泛認為可從中得利,但因台灣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實在太大,有許多企業早已徹底融入中國的供應鏈中,呈現一種已不知是陸企還是台商的撲朔迷離狀態。好啦!就算是台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就是「台灣得利,台商吃虧」的狀況,也就是台灣這個經濟體以GDP來看會好,但台商的表現不見得好的現象。
此外,有些經濟體看起來似乎有機會得利,但不幸地常被拿來作為川普打擊中國的棋子,如墨西哥有時能免關稅,有時又被威脅,也要先避免為妙。
當然,這次引爆點之一的華為5G,也會讓歐洲的5G企業,如易利信、諾基亞占點便宜,但這只是眾多產業之一,畢竟最後美國祭出的關稅制裁,將會擴及整個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