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白熱化,關稅又提高,增額費用只能由廠商買單。
若無力支付,只能提高商品售價,但這批制裁清單,似乎都沒有漲價空間。
美國宣布自美東時間五月十日凌晨零時一分起,對五千七百項中國產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由一○%提高到二五%;美國總統川普並威脅將對其餘三二五○億美元陸貨加徵二五%關稅,他並得意地宣稱一年就從中國收到遠超過一千億美元的增額關稅。問題是這筆額外的關稅收入,究竟是來自誰的口袋?
根據關稅的運作方式,中國不會直接支付給美國。關稅的支付者是美國的進口業者,如果這筆懲罰性關稅,要由中國廠商買單,則出口商必須降價二○%,才能讓美國進口商維持原來的成本不變。因此,除非中國政府進行補貼,在中國的生產業者只好努力降低成本,或是移轉生產基地至其他國家。
若是由美國進口業者負擔這筆懲罰性關稅,以維持原來的零售價格不變,則進口業者是否有超過二五%的利潤空間,能吸收關稅成本,恐有很大的問號。若產品不是獨占或是獨特的商品,進口商可能也只好改向其他國家進口商品了。
若出口商和進口商都無力支付這筆額外的關稅,只能提高商品售價,轉嫁給消費者。然而,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可能也是中美貿易戰的關鍵了。
根據經濟學ABC,價格上漲,則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會下跌,反之,價格下降,則需求上升。亦即,商品的銷售量會隨價格的調整而變動,而經濟學用來衡量價格影響銷售量變動的程度,就是價格彈性。
例如,價格調漲二五%,則銷售量下降的幅度會超過二五%,導致總收入減少;若價格調降二五%,則銷售量增加會大於二五%,故總收入增加。因此當商品的價格彈性大於一時,降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