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十月十一日,埃迪.拉馬當選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市長,
他讓負債城市「改頭換面」,治安也隨之變好,堅持改變的腳步,不被看好的事也可能成功。
登上王位才能拯救國家嗎?不,要拯救國家後,才能登上王位!
冷戰時期,阿爾巴尼亞屬於共產陣營,它是東歐最窮困的國家,經濟長期依賴蘇聯援助。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阿爾巴尼亞的共產政權同時倒台,失去背後的支撐,阿爾巴尼亞步履更加蹣跚。
而埃迪.拉馬(Edi Rama)的命運不同,他一九六四年出生在阿爾巴尼亞,九四年移居巴黎,展開繪畫生涯,作品多次廣受國際好評。他成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活得有聲有色,然而他卻選擇一條崎嶇不明的路。
一九九八年,拉馬接受阿爾巴尼亞政府的邀請,回國擔任文化部長。接著,二○○○年十月十一日,以藝術家候選人,贏得首都地拉那(Tiranë)市長選舉。
扭轉貧窮 從改變市容做起
阿爾巴尼亞與貧窮畫上等號,地拉那雖是首都,也好不到哪兒去。貧窮之外,高犯罪率、高失業率,貪汙受賄嚴重,基礎建設不足;當時阿爾巴尼亞有五○%的人口,每月生活費不到二美元,十七%的人口不足一美元,全國一半是農業人口,GDP(國內生產總值)只有一一三.九八億美元,同期台灣GDP是三千二百億美元,是它的二十八倍。
拉馬雖是首都市長,卻沒有經費去做該做的事,加上他是個藝術家,大家都看衰他。
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讓地拉那「改頭換面」。他用「藝術」手段,展開「城市清潔綠化」行動。他率領一群畫家特攻隊,給破舊的「灰色」住宅,漆上綠色、嫩黃色、紫羅蘭色三種鮮豔的色彩,這三色後來叫「埃迪.拉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