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市場反映地區產業興衰,儘管台灣IPO家數逐年成長,2018年更創5年新高,
但企業平均募資金額小得可憐,這是台股企業走向成長、強化國際競爭力的隱憂。
二○一八年全球私募基金交易規模為五八二○億美元,創近五年來新高,私募盛行及企業籌資管道多元化,導致全球企業IPO(首次公開發行)數目減少(一八年全球IPO數量一三五九件,年減二一%)。
為改善這狀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IPO,今年二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因而修改上市前投資者溝通、股東提案等規定,放寬企業與潛在投資者交流機會,及讓IPO後企業股東會能順利進行。
反觀台股,從量的角度看,受私募基金影響不大。今年金管會IPO目標六十四家,與去年實際IPO家數六十二家相差不多,但從質的角度看(台股每家企業平均IPO募到金額實在太小,如後文分析),台灣必須打造一個既「深廣」且「清澈」的池塘,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水源多且質感佳(家數要多且每家募資金額也要大),企業才能從資本市場得到助力,壯大增加國際競爭力。
從台股上市櫃IPO募資金額看,一八年募資二三五億元台幣,較一七年增加八十七億元,增幅五八.八%,每家企業平均募資金額三.九億元台幣,較一七年三.八億元成長約二.六三%。我們再從下面進一步的分析內容,給出思考方向:
(1)小資本化:一七年台股四十四家IPO中,資本額十億元以下有三十七家,二十億元以上僅有三家;一八年六十二家IPO中,資本額十億元以下有四十七家,二十億元以上則只有四家,朝向小資本化。隨著掛牌公司股本變小,流通在外股數也變少,任何股東的買賣行為都有可能讓股價變化更為劇烈。
比較上市(資本額六億元以上)、上櫃(資本額五千萬元以上)公司掛牌前後的股價,一八年三十一家新上市公司中,掛牌前三個月,八家公司(占二五%)股價上漲,平均漲幅十四.六%;同年三十一家新上櫃公司則有十六家公司(占五二%)股價在掛盤前三個月上漲,平均漲幅有十八.六%。
但繼續追蹤掛牌後三個月股價,逾六十五%的上市及上櫃公司股價是下跌,平均跌幅超過十八%,對比之下,櫃買市場(小股本)掛牌前雖漲得多,但掛牌後跌幅也重,投機性相對濃厚。
(2)產業多元化:近兩年台股IPO中,資通訊業二十家,精密機械業十二家,半導體業十家,生技醫療業十六家,不再以電子業為主,產業多元化成為趨勢,投資者須投入更多的努力,才能精準掌握產業週期,了解產業特性,而投資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