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上市公司,往往喜歡「產子」,
孩子的好壞是「同行」關鍵,但可別「偕老」了。
都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過台股傳統強權電子五哥很久都沒有消息了,這樣算不上是好消息。好在緯創最近傳出了好消息:旗下小金雞緯穎科技,即將於三月上市。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母以子貴」,緯創的股價受到激勵,穩步攻堅。
學習是條艱難漫長之路,直到現在,投資人還是沒有學會,所謂母以子貴,可能是大股東正在霸凌小股東,或許有天小股東會放聲大哭:「誰偷走了我的乳酪?」
台灣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往往往上設計許多投資公司,讓人搞不清楚誰在管事,又往往往下安排許多子公司,讓人搞不清楚誰搬走了乳酪?上市公司為什麼需要子公司?或許是特殊執照、稅務考量或是策略聯盟。就算真的要,為什麼股權結構不乾脆與母公司一樣?有隻小鳥告訴我:當子公司很有未來時,就由特定人增持,當子公司前景黯淡時,就由所有股東來承受。
另一隻小鳥說:當威盛如日中天時,有餘力投資或併購其他公司,或研發新的業務,其中最成功的HTC不屬於原有的威盛股東們,只有「那個人」獨享。其他平凡落漆的轉投資,就由威盛股東一起分攤。
還有很多確鑿的證據:圓剛分割子公司圓展上市前,以相對低價釋出萬餘張股票,精挑細選圓剛董監事等特定對象認購,結果被證交所董事會緊急喊卡。當然,他們設法做到合法合規,但是「沒道理」,圓展最後依然順利掛牌,台灣上市公司還是沒有放棄廣設上市公司,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