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保署公告,臺灣每年所產的12萬噸廢棄輪胎,已達到69.55%回收率,然而這些廢輪胎經回收後,又要如何妥善再利用?位於南投工業區的駿隆橡膠,秉持「地球只有一個」的理念,投入廢輪胎回收再利用的環保製品生產與技術研發已逾三十年,仍持續樹立循環經濟的標竿,朝綠色企業的願景邁進。
橡膠製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大至操場跑道、汽機車輪胎,小至電線外皮、手機殼、橡皮筋,然而當這些橡膠產品遭汰換、丟棄後,其去向又到哪了?
1986年成立的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早期是國內PU跑道的主要製造商,像公園裡兒童遊戲場鋪設的安全橡膠地磚及健身房專用運動地墊,都是駿隆廣為人知的主要產品。
32年來,駿隆橡膠原先主攻廢輪胎加工製成再生膠,生產各種輪胎之橡膠製品,董事長林仁卿考量到環境永續的迫切需求,決心精進廢輪胎橡膠顆粒的再生環保製品製造技術,將技術投入建材、止滑地磚及景觀用橡膠磚等不同領域的再生製造,期望藉由優異的品質,賦予廢棄輪胎新的生命。林仁卿說:「駿隆回收大卡車的廢棄輪胎後,再加工製成不同用途的地墊產品及橡膠顆粒,期望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駿隆橡膠董事長林仁卿。
廢棄輪胎大變身 加工再製因應各種場合
針對不同環境下所使用的產品,駿隆在製程比例上也會有所調整,例如:戶外公園的彈性地磚,考量下雨時孩童跑跳容易跌倒等情況,產品就必須兼顧透水、透氣與止滑等特性;而室內健身房的橡膠地磚則需顧及清潔便利性,以及表面是否太過光滑而造成安全疑慮。透過不同溫度、壓力比,以產出不同密度、大小的顆粒和粉末,才能將這些顆粒與粉末染色製作成不同產品,達到客戶嚴格的要求。
林仁卿靦腆地表示:「我從國中畢業,就開始接觸廢棄輪胎再生產業,當學徒當了17年之後,也決定以這個產業為舞台、創立自己的事業,簡直可以用『靠吃廢輪胎長大』來形容!」
不畏挑戰 打響MIT國際名聲
駿隆傑出的技術與優秀的品質,甚至吸引日本、歐洲國家的廠商爭相前來採購。20幾年前,日本客戶因聽聞駿隆的好品質,特別遠道而來,訂購鋪設於足球場人工草皮的橡膠顆粒,「我一開始只看到對方拿了土色與綠色的橡膠顆粒,以為對方只是需要有顏色的顆粒,還覺得是個簡單的產品。」沒想到,看似普通的橡膠顆粒,卻暗藏玄機。
「為了避免在戶外踢球的球員跌倒,接觸到過於高溫的人工草皮而受傷,客戶提出產品在大太陽底下,還可以自行調節降溫3度以上的需求。」林仁卿回想,他們不斷嘗試,經過多次的修正與調整,終於在第5年成功接到34個貨櫃的大量訂單。「當時我還受邀到日本看最終成品鋪設的情況,到現場時,所有技術人員排成2列拍手歡迎我,那是我最得意的一段記憶。」林仁卿笑著說。
落實環保永續 逐步改善製程管理
林仁卿不僅將廢棄物回收再造,更期望在產品獲利之餘,能夠藉由製造流程的改善,進一步降低製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及電能使用。
為了落實綠色環保的概念,駿隆尋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的協助,引進碳排放監督製程,讓專業輔導顧問親自到場檢視工廠的設備與製程,從源頭到終端產品生命週期,精準計算與盤查碳足跡,協助產品陸續取得環保標章,以突顯產品的綠色元素,更降低碳排放量,進而節省8至10%的電費成本。
林仁卿坦言,過去他總認為產品要有最好的品質,就必須在篩選的製程階段,重複篩選顆粒。結果在這次的輔導下,他發現即使沒有進入到最精細的顆粒篩選階段,依然能保持最好的產品品質,甚至是留下來的粉末還能製成另一種表面更為光滑的地磚,不但開發出新產品,同時也解決過去被視為廢棄物的橡膠粉末,一度讓橡膠粉末供不應求。
回收廢棄橡膠,再製成防滑墊或地磚等產品。
推動節能永續雖然需耗費大量的時間與成本,但林仁卿認為,這些花費的時間與金錢,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卻是一種「投資」。除了節省電費與人力花費,對於公司的形象也有所提升。未來,駿隆也將繼續透過技術的提升與製程管理的改善,減少碳排放,不僅是產品環保,連同製作流程也能同步達成環境保護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