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道瓊強勢站上年線 成多空轉捩點
今年全球股市元月表現都十分亮眼,以美股為例,道瓊指數元月大漲一六七二.二一點,漲幅達七.一二%,那斯達克漲幅更達九.七四%,NBI生技指數大漲十三.四%,標普五○○指數上漲七.八七%;單是元月的漲幅就補回去年全年的跌幅。
例如,去年全年道瓊指數下跌一三九一.八六點,元月上漲一六七二.二一點;那斯達克去年全年下跌三.八八%,今年元月就漲了九.七四%;這種一個月漲幅超越去年全年跌幅的景象並不多見,而且延續元月大漲氣勢,二月美股威力依舊驚人,更難能可貴的是,道瓊指數在技術面站上年線,這是多空重要轉捩點。
而這當中代表美股最敏感核心的FAAMG五檔個股,今年來在被動式基金ETF賣壓告一段落後,紛紛出現大漲走勢,其中元月二日發布獲利預警,股價一度慘跌到一四二美元的蘋果,在公告一九年財年第一季財報後,股價反而上揚到一七五.五七美元,市值一度重返八三三一.四九億美元。
在台股封關這一段時間,FAAMG五大科技股市值都顯著上升,其中Amazon(亞馬遜)股價從一三○七漲到一七三六.四一美元,市值一度大增二一四八.五億美元;Google(谷歌)從九七○.一一漲到一一四○.八五美元,市值拉升一二二九億美元;去年利空頻傳的Facebook(臉書),發布表現良好的季報,股價從一二三.○二拉升到一七一.九八美元,市值增加一四○七.一二億美元;表現穩健的Microsoft(微軟)市值撐在八○○○億美元以上,與蘋果互有領先,搶回市值王寶座。經歷了去年十二月的美股大狂殺,今年到二月中旬為止,美股的表現令人吃驚。
再看在中美貿易戰中首當其衝的中國股市,一八年深滬股市跌幅居全球之冠,中國深滬A股三五八三家上市公司,市值總共減少十四.五九兆元人民幣,其中深圳股市跌幅達三三.二六%,上海A股下跌二四.六%,香港恆生指數最大跌幅達二六.七%。深滬港股市在一八年是十分悲情的一年;但進入一九年,這個情勢出現了變化。
陸股開年揮別悲情 春江水暖鴨先知
今年元月深滬股市出現漲勢,其中滬深三○○指數上揚六.三四%,上海A股上漲三.六四%,跌深的深圳A股漲○.五四%;去年表現不佳的香港恆生指數元月大漲二○九六.七七點,漲幅達八.一一%。在中美貿易戰休兵九十天的空窗期,深滬港股市都出現亮眼走勢,接續元月的好表現,到二月十一日為止,滬深三○○又上漲三.二七%,深圳A股在科技股回神後,也大漲五.七五%,上海A股也上漲二.六八%;香港恆生在元月大漲八.一一%,二月小漲○.七二%。
如果以中美股市為主軸,在新舊曆年之交,我們從消息面似乎看到非常多不確定性因素環繞,大家都弄不懂中美貿易戰在九十天休戰期,有沒有轉圜的空間;但資本市場一定「春江水暖鴨先知」,亦即市場傳說紛紜,但總是會找到正確的方向。
例如,去年各項經濟數據非常好,尤其是與景氣循環有關的產業,如被動元件、矽晶圓、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甚至工具機產業或汽車零組件,每月營收都創新高。
以上銀為例,至去年七月營收仍在創歷史新高,但股價在四月到了五三○元天價後,迅速反轉而下,到了七月公布營收創新高之際,股價卻跌破年線,這正是多空轉折的重要訊息。也就是說,股價跑得比基本面快,大家看每月公布的營收是落後指標,市場上率先嗅到不利訊息的人,早已腳底抹油。
股價跌在前面,上銀股價在去年十月底創了一八一元新低後,就打底迄今,現在同業亞德客率先從二一六.五元漲到三八四元,率先攻上年線,這似乎是一個好的訊號。
換句話說,去年第四季全球股市的大跌,是反映中美貿易戰的非常悲觀預期,當時市場上傳出的訊息是第一季訂單銳減,營收可能十分不好,投資人紛紛殺出手上持股,現在看起來市場似乎有不同解讀。在豬年開端,我們必須先掌握以下幾個脈動。
川普連任考驗將至 貿易戰恐打打停停
一是中美貿易戰的底蘊,今年會有什麼進展?新舊曆年間,我們看到中美在九十天休戰期間頻頻交手,尤其是元月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親自晉見美國總統川普最受矚目;這幾天,美方由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領軍的談判代表也將赴中國北京,雙方仍在協商中。然而這段期間,喜歡透過推特傳遞訊息的川普,其態度一直讓外界摸不透。
例如,川普在元月二十二日透過推特說,中國去年GDP出現九○年以來最慢的經濟增速,他呼籲中國別玩了(Stop Playing Around),盡速與美國達成協議。二月五日,川普發表國情咨文,直指中國要終結不公平的行為,改變經濟結構;但另一個場合,川普又透過電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說中美取得重大進展,他不久會和習近平見面。但不久川普又說,在三月一日前,他不會和習近平見面。
川普的言論忽好忽壞,大家實在不容易掌握最精確的資訊,但大家可以研判,美國股市今年迄今表現亮眼,川普的罩門其實就是股市。美國期中選舉已過,接下來是川普的大考——連任考驗,坐上白宮大位。川普一手與中國「交易」,一手一定要布局二○二○年的總統連任,他最在乎的經濟成績單,一定不能弄砸,否則總統大位一定被別人搶走。
那麼在川普拚連任與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一九年會出現一個弔詭的走勢:中美貿易「和而不破」,貿易戰的緩衝休戰期可能不只九十天。一八年川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搞定美加、美墨的雙邊協議,接下來是歐盟與日本,最後目標是中國,美國對付中國已是最高戰略目標,但是戰術可能迂迴曲折;換句話說,三月一日不一定是「大限」。於是在消息面充斥的環境中,大家對未來大多失去信心,但實際經濟可能沒有那麼悲觀,中美貿易戰仍可能是「打打停停」的格局。
貿易戰還有得談,但美國已把箭頭指向科技領域,亦即美國會下更大工夫在5G的作戰上圍堵中國華為,同時也要求「五眼聯盟」與其他歐洲、亞非國家必須選邊站。
從去年十二月以來,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逮捕,到元月美國司法部要求引渡孟晚舟,中國幾乎與加拿大政府翻臉,華為似乎成了主戰場。可以看出,貿易戰的底蘊是美國要求中國要改變過去不公平貿易的作法,現在進入另一個主場,美國要求中國結束不公平競爭的手段,換言之,中國不能再彎道超車,必須尊重智慧財產權。
5G概念股全面發酵 豬年投資新亮點
這時候,5G的發展會成為貿易戰後的下一個新競技場,《紐約時報》最近透露,美國祕密向盟國施壓,抵制華為參與5G建設。中國外交部則強力回應,敦促美方停止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英國電信商Vodafone率先宣布,暫停在歐洲部分核心網路使用華為設備。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荷蘭和澳洲等國,都先後對華為設備提出質疑;最近東歐波蘭也面臨美國壓力,禁止華為參與國內5G建置。
對川普政府來說,全球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涉及的是科技而不是傳統武力,當前武力最強大的核武都受網路控制,哪個國家享有5G優勢,就能在經濟、情報、軍事上享有優勢,這必然是一個主戰場。最近加拿大政府宣布與諾基亞達成總值四○○○萬加幣的協議,改善當地5G網路數據路由器及光纖網路;也就是說,未來5G的發展會出現兩大勢力對峙局面,中國主力一定是華為,歐美則看思科、愛立信、諾基亞聯軍。
美國網路大廠思科在金融海嘯後,股價最慘一度跌到十三.三美元,去年美股大跌,思科卻逆勢創下四十九.四七美元高價,如今股價仍站在四十七美元左右;愛立信、諾基亞今年股價也紛紛大漲。中國這一邊也加快5G布局,二月青島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在生產環境下首度使用5G操作吊車;5G概念股也正在香港全面發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鐵塔、京信通信及中國通信服務三家公司,股價都有出色表現。
這幾個月當中,京信通信股價從一.○二港幣漲到二.二二港幣,京信是天線與小型基地台產業的龍頭,京信的基地台天線在中國市占率十三%,僅次於華為的三二%,因為華為沒有上市,京信通信成了頭號目標。
東吳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推動5G的建置,直接拉動的投資將達一.二兆元人民幣,到二○年5G間接推動的GDP增長,將超過四一九○億元人民幣,到二五年會達二.一兆元人民幣,三○年是三.六兆元人民幣,十年間5G帶動的GDP複合成長率將達二四%。
這是一九年豬年率先飛起來的「豬」,也代表一九年在全球經濟悲觀中,資本市場出現的新亮點,5G產業帶動豬年投資。

豬年開局,隨著中美貿易戰白熱化,5G成為全球大國政經角力的戰場。(達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