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企業頻傳「財爆」 凸顯債務壓力大
而就在這時,有三家中資企業爆出財務問題,一是台灣投資人十分熟悉的三安光電驚傳高達八十六億元人民幣的預付帳款不知去向,遭質疑作假帳,股價急跌到九.二三元人民幣。三安光電是中國LED產業的龍頭大廠,去年初股價一度漲到三○.○五元人民幣,市值達一二二四億元人民幣,三安在二○一三年曾入股璨圓,是首宗陸資參股台灣的正式投資案,台灣LED產業人才一度被三安光電大規模挖角,三安拿著國家補貼,在市場上全面搜購MOCVD機台,把台灣的LED產業打得東倒西歪。
三安光電去年前三季營收六十三.九三億人民幣,稅後淨利二十五.九四億元人民幣,EPS○.六四元人民幣,也算績優生,這家出自廈門的企業,從三五族化合物切入,之後挾國家補貼,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最大LED廠,這次出現做假帳的掏空危機,使得企業誠信面臨重大改變,市值也縮水剩下三分之一。
另一家挖角很多台籍幹部的康得新複合材料,元月二十一日公告,由於「銀行帳號突遭凍結」,將淪為ST股(Special Treatment,即特別處理股,很像台灣的全額交割股),康得新註冊在蘇州,是中國預塗膜複合材料主要生產商,主要客戶都是蘋果、BMW、三星、賓士、五糧液等大企業,股票在一○年上市,一直都是業績表現出色的企業,去年前三季營收一○八.三四億元人民幣,淨利是二十二.○四億元人民幣,EPS○.六二元人民幣,如今突然傳出銀行帳戶被凍結,康得新帳上負債高達一六六.九三億人民幣,驟然驚傳財務危機,股價從上市最高價六十八.一二元人民幣,慘跌到四.九一元人民幣,讓市場感到震驚。這本是一家前途看好的高新科技公司,沒料到也走入困境。
另一家是在香港掛牌,在江蘇省從事物業開發的佳源國際控股,佳源國際一六年淨利八.一一億港幣,一七年淨利十二.八四億港幣,去年上半年淨利也達九.七三億港幣,集團手上握有可建築用地一千七百二十萬平米。土地儲備總面績四五八萬平米,正在開發中的土地二○○萬平米,堪稱是大地主,股價一度漲到十六.三六港幣,市值達四一八.八億港幣,如今因為一筆三.五億美元到期票據出現違約,股價在元月十七日暴跌八○.六二%後停牌,佳源國際付不出三.五億美元票據,也點出中國房地產業面臨巨大債務壓力。
中國房地產業都陷入高額債務的壓力,像恆大、萬科負債都逾兆元人民幣,碧桂園、融創中國、富力地產債務壓力都不輕,為了籌資,這些房地產企業今年大規模發行美元債,其中碧桂園發行兩期美元債,一次是五.五億美元,二二年到期,利率是七.一二五%。另一次是四.五億美元,二四年到期,利率是八%。富力地產發行五億美元債,二一年到期,利率高達八.七五%,亞洲地產、中國奧園、中駿集團也都發行五億美元債,利率在八%至八.七五%之間,融創中國是六億美元,利率八.三七五%。
這些地產公司有國策加持,不害怕倒閉潮,但是動輒七%至八%的高息,仍然令人刮目相看,這是中國房地產業的一個巨大無形大壓力,佳源國際、三安光電、康得新經營告急都與債務壓力有關。
美中貿易戰 引爆一波解雇、倒閉潮
另一個是美中貿易戰引發企業倒閉潮,外電報導阿里巴巴擬限制員工出差的開銷,除限制出差的商務艙機票,就連到機場乘座巴士也要三人成行才能報銷,還有鴻海鄭州廠受iPhone需求減弱影響,從去年十月迄今,已解聘五萬員工。
路透社也報導,貿易戰影響中國很多企業,今年春節許多工廠提前放假,有些甚至大幅裁員,如丹麥航運巨頭Maersk (馬士基)就證實,解雇東莞廠的二千名員工。廣東受到貿易戰影響最大,人口超過一億的廣東省是全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省分,一.四兆美元的經濟規模與西班牙、澳洲旗鼓相當,這回東莞、佛山很多生產基地關廠,嚴重影響廣東省經濟。日本媒體報導,中美貿易戰開打半年,已導致五百萬家中國企業倒閉。
這個倒閉潮比較大的個案,有曾是世界五百強的渤海鋼鐵在去年十月破產,債務高達一九二○億元人民幣。去年七月深圳知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廠沃特瑪電池,被爆出二二一億元人民幣債務危機,面臨破產命運。
另外,浙江紹興的盾安企業,也爆出四五○億元人民幣的破產危機。還有列入中國五○○強企業的山東晨曦也被裁定破產,北京鄰家商店的一六八家門市全部關門,再到曾經輝煌騰達一時的金立手機也出現董事長失職,裁員萬人的慘劇,一代手機巨頭從此消失。
經濟開始跛腳 汽車銷售20年首見衰退
從一九七八年以來一直不斷奔馳的中國經濟,進入一九年似乎開始跌跌撞撞,從數據來看,一八年中國四個季度的GDP成長率分別是六.八%、六.七%、六.五%及六.四%,全年平均六.六%,這是二十八年來中國最低的GDP成長率,而一八年中國全年出口成長九.九%,進口成長十五.八%,看起來仍然是成長態勢,似乎不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但是十二月出口下滑四.四%,進口下滑七.六%,貿易戰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尤其是一八年中國對美出口四七八四億美元,進口一五五一億美元,對美順差高達三二三三億美元,似乎貿易戰壓力更加有增無減。
最直接受影響的產業是汽車業,去年銷售二八一○萬輛,比一七年衰退二.八%,這也是二十年來首度衰退的景象,尤其是去年十二月汽車銷售衰退十三%,從這些徵兆來看,似乎印證了去年人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在清華五道口的演講,她認為川普打響貿易戰第一槍,國際媒體都認為川普不靠譜,常出爾反爾,事實上是人們看不懂川普,川普是預謀已久,做足準備下一盤大棋。
房地產恐步日本泡沫覆轍?今年觀察焦點
吳曉靈說:突如其來的貿易戰給中國當頭棒喝,中國不僅要面對經濟下行的風險,更要面對資產泡沫帶來的系統風險,最後衝擊的是股市、債市、匯市和房市,吳曉靈說得最透澈的是貿易順差縮減會影響房地產,她說中國貨幣發行是通過貿易順差強制結匯,以美元結算貨幣,如果貿易順差減少,或其至出現逆差,支持房價的基礎就會坍塌,她說川普是通過改變中國貿易順差來打擊中國通貨發行,最終將戮破房地產泡沫,而房市泡沫被戮破,債市違約拉警報,因此,她說中美貿易戰是川普為中國量身訂做的。
這是半年前吳曉靈在演講中的觀點,現在看起來壓力漸增,從佳源國際控股債務違約,再到眾多房地產企業發行高額的美元債,慢慢可以看出端倪,一九年中國的房地產危機會不會重蹈一九八九年日本泡沫危機覆轍?這可能是一九年最值得觀察的點。
一九八九年日本爆發資產泡沫危機之前,日本人對房地產信心十分強勁,大多數日本人相信房地產永遠只會上漲,不會下跌,再加上信用寬鬆,日本人借錢買遍全世界資產,大家爭相借錢炒房,到了資產泡沫吹破,日本人開始出現負資產,此後三十年日本人以還債為己任,日本陷入三十年的大調整,直到現在調整才接近尾聲。
中國房地產大漲,預估房市總市值達四三○兆元人民幣,相對去年GDP九十兆元人民幣,房市市值幾乎是GDP五倍,更是股市的十倍,這是十分值得留意的比率,一九八九年日本泡沫經濟戳破前,日本人不相信房地產會跌價,如今陷入失落三十年,中國這一關如何闖過?
去槓桿效應逐漸顯現 沒有樂觀的理由
吳曉靈說,滾雪球式的外債愈滾愈大,去槓桿的緊縮效應將逐漸顯現,而最近透露中國去年GDP可能只有一.六七%的宏觀經濟學家向松祚最近又公開指出:中國經濟無樂觀理由,向松祚向以敢言著稱,他是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也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擔任理事兼副所長,他最近在上海舉行的論壇公開質問,為什麼中國企業槓桿這麼高,過去十年來,中國企業高速擴張、資產擴張、負債擴張,但靠的不是技術、增長動力、利潤和自有資金,而是靠銀行的借錢、發債,靠影子銀行,現在金融槓桿嚴控,將造成多家企業資金斷鏈的問題。
向松祚說,中國債務規模惡性膨脹到突破六○○兆元人民幣水準,「像中國這樣上上下下,政府、公司、個人,全都透過債務泡沫,通過槓桿擴張,這樣的經濟模式能持續下去?如果能持續下去,那是天理不容!」這個火辣辣談話,說得非常直接。
向松祚也點出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問題,他認為一八年中國股市掉了三成,市值少了七兆元多人民幣,這個跌幅與美國一九二九年來比,一點也不遜色。向松祚認為中國股市不行,最大麻煩是企業不賺錢,A股企業一年賺十億元人民幣的企業鳳毛麟角,再加上去年消除私有企業的雜音,現在惡性調整逐漸顯現。
向松祚說,中國人玩債務、玩金融,最終是建立在沙漠上的海市蜃樓,很快就要全面崩塌,這個崩塌就是「明斯基時刻」,突然有一刻,大家意識到所購買的資產變得一錢不值,所有的人對資產都失去信心,會瘋狂地逃走,卻沒有一個人逃得出去。中美貿易戰可能會達成一些協議,一九年的形勢將稍微回暖,但中國經濟結構沒有改變,看不出樂觀的理由,這是向松祚對豬年經濟的見解,值得大家省思。

1月16日,中國LED龍頭大廠三安光電因未能說明帳上86億元人民幣預付款項去向,遭外界質疑作假帳,當日股價急殺跌停。(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