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的教訓不斷重演,投資人永遠追高殺低,迷失在泡沫之中。
巴菲特歷經多個經濟循環後仍屹立不搖,他的價值型投資方式,值得投資人深思。
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聯準會迅速降息至零且實行量化寬鬆(QE),共於市場上放出三.九兆美元,市場上流動性充裕,開始追逐成長性優異的科技公司,如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資金氾濫下不斷推升其本益比至夢幻水準,直至近期泡沫開始破滅,這些科技股皆大幅向下修正二○%~四○%,也喚起我們對一九六○年代美股的記憶。
一九六○年代美股被稱作「沸騰歲月(The Go-Go Years)」,此期間機構投資者、散戶皆積極買進成長型股票,只在乎趨勢及成長夢境,甚至股票價格也不重要,不斷追高地瘋狂一窩蜂搶進。
為因應市場追求成長股,當時基金甚至還多新增一類:最大資本收益基金(Maximum Capital Gain,MCG),以區別傳統長期增長基金(Long-Term Growth, Income Secondary,LTG),市場上的MCG基金最多時曾達到一百四十三家,足見當時瘋狂追求資本利得氛圍之猖獗。
「曼哈頓基金」(一九六○年代追求成長型基金之最佳代表),其於一九六六年首度募集時總金額超標十倍,共募到創紀錄的二.四七億美元(巴菲特當時僅管理二二○○萬美元資產),叱咤華爾街。
曼哈頓基金創立者為華裔美籍的蔡至勇(Gerald Tsai,一九二九~二○○八),其以趨勢及短線交易著稱,一九五八年開創富達基金中第一支進取型股票基金並取得絕佳績效,而後自行成立曼哈頓基金,帶領當時投資成長股風潮,追逐題材,短線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