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進入逃難期!這股「逃難民資」金額高達上兆美元,而資金需要安全的「停車場」。
台灣可否趁機設計出幾套既可利用、又可削弱中共「官資」威脅的金融、投資機制?
不過僅僅三、四年,所謂「中資」的時空大環境已經乾坤逆轉。過去中資水漫金山,本質是在世界上攻城掠地。今天,中資的來勢不減,但是本質已經變了,由占山為王、建立碉堡,變成了流竄逃難。
單看經濟數字,看不到這點。上周美國那斯達克發布的數字顯示,二○一八年中國企業奔向那斯達克上市的數量達到了三十七家,籌資九十二億美元,而二○一七年只有二十家,籌資三十六億美元。表面上似乎中國經濟繁榮,但懂得中國年輕企業心理的人,都知道這是「難民潮」,搶搭西方對「中國好印象」的末班巴士。
即使在全世界還認為中國經濟勢不可擋的五年前,我問幾位勢頭迅猛的中國八○後創業家一個問題:你們相信中國政府會保障你們的財富嗎?臉上猶帶清純的他們,一律都是收起笑容木然地搖頭。
二十幾年前,當我親身經歷中國崛起的整個過程時,每當有人問我對投資中國的前景看法,我的標準答案都是:到中國做生意,晚上睡覺時都得穿著球鞋,因為無法判斷機會和危險什麼時候來,看到機會或嗅到危險時就拚了老命往前跑,不吃不喝不睡覺,一直跑到頭撞到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