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以色列的創業人才培育從小開始

以色列的創業人才培育從小開始

2018-12-12 14:11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謝茲曼說,教育是必須從幼兒到高等教育,一氣呵成的終身學習;
台灣需要這樣的學習機制,而以色列的人才培育政策與實踐,正值得我們借鏡。

最近應科技部邀請來台、獲得二○一一諾貝爾化學獎以色列科學家謝茲曼(Dan Shechtman),在公開演講中,一再強調教育是必須從幼兒開始、到大專學生和成人的終身學習。在十一月十六日科技部部長陳良基的晚宴中,他熱情洋溢地邀請在座賓客把玩動手做科學的日常生活遊戲。童心未泯的互動言行,是他推動兒童科學基礎教育之魅力所在。

 

三十一年前,謝茲曼衝破難關,在以色列理工學院開設全國第一堂技術創業課程,塑造平台讓學生發現新的可能性,希望畢業後,可以為自己和別人創造工作機會。至今已有一萬多名學生上過這門課,許多人已成為以色列業界巨擘。

 

十月二日至九日,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領導的訪問團前往以色列,除了了解以色列大學如何成功地技術轉移,也希望了解以色列如何從小開始培養未來的謝茲曼、創業家,以及富同理心、服務社會的領袖。

 

我們首先訪問了共有兩千多位資優生的「綠色村莊學校」(Hakfar Hayarok)。抵校後,我們在一間教室和師生對話。那間教室的牆上,掛著一九二二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猶太裔丹麥籍學者玻爾(Niels Bohr)的照片,我問在場師生,諾貝爾獎和猶太後裔,哪個才是激勵他們的典範?當然兩者都是!

 

隨後我們觀摩一堂領導課程,課程目的是讓學生透過體驗學習,了解領導的權力基礎。簡單的遊戲之後,老師邀請學生表達領導者如何說服別人,完成他自己或團隊的任務。學生的答案符合老師詮釋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但用詞不同,老師不以「標準答案,即用詞」來回應學生。

 

這些未來的領袖也需要參與社會服務和培養創業精神,學生要安排時間照顧學校裡的農場;午餐時的服務人員也都是學生,他們每周都到社會機構服務弱勢,在回答我的問題時,他們的反應就好像「服務是理所當然,本該如此」。

 

正在努力培養各種人才的台灣,的確需要從幼兒園至高等教育,一氣呵形塑終身學習的「創新教育.教育創新」之機制。以色列的資優和人才培育政策與實踐,值得我們借鏡。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航空公司的節流策略
航空公司的節流策略

2018-12-05

加重試煉養成接班人
加重試煉養成接班人

2018-11-28

偏鄉的觀光設計
偏鄉的觀光設計

2018-11-21

以色列高等教育技轉之旅
以色列高等教育技轉之旅

2018-11-14

收益管理
收益管理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