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與信用風險蹺蹺板,著重波動控管下的時間價值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由不同財經領域專業研究員組成,以客觀、專業角度,提供金融市場研究與分析,範圍涵蓋各主要國家總體經濟、股市、債市、匯率及商品等。
2018年第四季重大政經事件頻傳,投資環境明顯轉變。企業併購活動與增資仍熱,資本支出成長卻已經降溫,顯示隨美國聯準會利率升至2.25%,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站穩3%上方,資金成本上升已讓企業負債壓力升高。對應信用擴張週期與景氣活動,2019年美國經濟成長料趨和緩。
面對環境變化,民眾最擔心的莫過於資產是否跟著縮水?特別是近年大家趨之若鶩的固定收益型產品,因應利率走升及景氣減緩,將格外挑戰。其實,景氣放緩就像四季的秋天,經濟不過冷亦不過熱,此階段債券殖利率的確也反應企業違約疑慮增加,投資人該如何預作準備,才能提高升息循環下的投資勝率?
投資美國公債? 最佳時機未到
景氣收縮期的投資核心,無非就是「債優於股」,預期心態驅使下,可以見到資金漸減持風險(De-risk),調整資產至更平衡配置。就主要債券投資面向來看,除了公債,大都以企業債為主。投資等級債跟高收益債是用背後隱藏的違約風險劃分,新興市場債則含括公債及企業債,因投資區域不同,還須考慮匯率風險。
最早開始升息的十年期美債利率已來到3%以上,為何還要選擇企業債?這是因為只要十年期美債「持續」走揚,未來利息會更高,便無需現在搶進。預期聯準會明年還有二到三碼升息,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有機會朝向3.5%,上半年升息機率高。即使金融市場震盪,除酌量佈建公債可為避險之外,2019年更該關注有利差可圖的其他債券。
利率變化vs.信用風險
謹慎「蹺蹺板平衡」
挑選債券關鍵,在於重視優穩的固定收益機會。面對利率變化及景氣趨緩可能的債信變差,擇優選券需留意兩大風險的「蹺蹺板平衡」。風險一是利率上揚,當基礎利率上升時,一方面會帶動之前的債券價格下跌,愈長存續期間債券,價格下跌壓力愈大;而另方面則表示此時進場的投資人息票收益亦增。風險二是信用惡化,資金成本上揚增添企業負債壓力,經濟成長趨緩、債券違約率提高,也將反應在信用利差擴大,可能降低債券收益。升息趨勢下,即使資金配置由股轉債是大趨勢,仍會受這兩項因素影響。
新興市場債殖利率雖仍有5~6%以上水準,由於新興國家基本面分歧差異,土耳其、阿根廷嚴重的雙赤字問題,違約率攀升風險大;遭逢貿易戰衝擊、中國經濟可能軟著陸,美元偏強下,新興市場資金外流仍有壓,恐造成匯損。政經環境的不確定性,將是新興債波動較大的負面影響。
高信用評等的投資等級債,存續期間最長,隨美債利率向上,價格跌幅也較大。信用面則因美國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動能持續,預估仍維持低違約率。值得留意的是,BBB級公司債發行量佔所有美國投資級公司債近半數,需格外提防投資等級債信掉落垃圾等級的「墮落天使」(Falling Angel)。整體而言,考量利率與利差的風險平衡,不妨耐心等待殖利率漸揚的鎖利布局機會,以增加固定收益價值(見圖一)。
高收益債的高殖利率息票優勢,存續期間短,受利率影響壓力最小。升息導致借貸資金成本墊高、信用利差可能擴大,預期低信用的債券表現更顯差異(見圖二),其中需注意的是能源債券權重佔比高達17%,油價震盪修正時,也將拉升殖利率上揚。富貴險中求,預期高收益債將回歸高風險的投資特性。
2019年變動多
債券投資需維持彈性
十年來的全球貨幣寬鬆政策,讓原本趨勢相反的股市與債市同走多頭;如今升息循環及債信利差偏擴大趨勢,震盪恐難避免。台灣人對於債券偏好類似定存收息,景氣循環交界本來變化特別多,加上中美貿易戰干擾的不確定性,資金移動速度會比目前預期更快,投資人應把握擇優選債原則,著重波動控管下持有到期的時間價值。景氣秋意漸涼,違約率低、殖利率高的債券,才是該摘採的果實。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