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發展成熟的汽車工業,先後投入無人車的新領域研發,使得發展速度超乎想像;台灣最引以為傲的電子業曾走過數度榮景,如今正是隨趨勢投入無人車產業的最佳時機。
今年十月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車研發公司Waymo(二○○九年創立),進行道路測試的累積里程突破一○○○萬英里,等於從美國西岸到東岸來回二○○○趟,無人車發展進程超越想像。
Waymo本為Google內部的無人車計畫,二○一六年獨立出來,其自動駕駛專注於分析硬體(感測器)所蒐集的訊息,導入機器學習概念,做出駕駛行為決策。
再者,Waymo是美國加州目前唯一無須配置駕駛員即可進行無人車測試的公司,並在十二月正式推出無人計程車服務,邁入商業化階段。
Waymo與通用汽車的Cruise(二○一三年成立)是目前技術最強的兩家美國自動駕駛研發公司。根據加州車輛管理局統計, Waymo自駕車一年內行駛三十五萬二五四四英里,僅出現六十三次人為介入而中斷,平均五五九六英里才會出現一次中斷,穩定性大幅領先通用汽車的一三二七英里或其他廠牌如Mercedes-Benz、Nissan、Volkswagen的數百英里,成為新產業領頭羊。
從汽車品牌廠與Tier 1(零組件供應商)對自動駕駛車的布局看:
(一)從近期美國兩大車廠福特和通用分別計畫裁員兩萬人、一.四七萬人,嗅出產業變化。福特預計在五年內投入四十億美元研發自駕車技術,投資金額為福特今年第三季獲利四倍以上;通用在結束部分傳統汽車業務後,將再投入十一億美元在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估值高達一四六億美元),布局不遺餘力。
日本車廠也不遑多讓,今年十月,豐田(一九三七年成立)與軟銀(一九八一年成立)合資設立Monet Technologies(資本額二十億日圓),整合豐田自駕車與軟銀大數據,布局政府、企業、醫院派車服務,執行長由軟銀副社長宮川潤一(一九六五年~)擔任,並與優步、滴滴出行等線上平台合作,展現轉型決心。
(二)再從Tier 1廠看,德國汽車零組件廠ZF計畫未來五年投資一四○億美元,發展電動車和自駕車;美國汽車零件廠Delphi(市值十五億美元)投資四.五億美元收購自駕車新創公司 NuTonomy,並分拆成立Aptiv(市值一九一億美元)專攻主被動安全、自動駕駛和聯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