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這股韓風會把台灣經濟吹向何方?

這股韓風會把台灣經濟吹向何方?

2018-11-28 14:59

韓國瑜一句「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拚經濟口號,成功撩撥底層民心,入主高雄;這可能是台灣經濟路線發生巨變的起點,也是走向全球化,或融入中國最重要的轉捩點。

今年九合一大選落幕,台灣政治的天空,出現非常巨大的變化,今年四月才入籍高雄,在競選辯論中對高雄了解不多的韓國瑜,居然打敗有總統府祕書長陳菊(花媽)當後盾、深耕高雄超過二十年的陳其邁。而且,韓國瑜捲起的效應還不僅止於此,在這次大選中,只要與韓國瑜沾上邊的候選人,幾乎都全面勝選。

 

資深經濟學家高希均寫下《一人教訓兩黨、穩兩岸、救兩代》的文章,韓國瑜儼然成為泛藍陣營最大的救世主。相對來看,在2016年捲起旋風,把國民黨幾乎擊倒在地的民進黨,面臨史上最大的潰敗。原本執政的十五個縣市,最後縮減到剩下六個,選前被看好的台中市長林佳龍挫敗,但最嚴重的是,民進黨失守執政二十年的高雄市。

 

韓國瑜入主高雄市,很可能是台灣經濟路線最大變化的起點,也是台灣經濟要走向全球化,或融入中國最重要的轉捩點。這次韓國瑜的參選,一開始並沒有人看好他,一直到今年八月,網路聲量衝高,不久他成為網紅,電視台只要播他,就有收視率,一下子從賣菜郎到禿子,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居然席捲全台灣。

 

韓喊「錢進來」  郭董、企業界表態投資

 

在選戰中,韓國瑜先是以「又老又窮」來形容高雄,然後又以「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為主軸。這種既簡單、又能勾起社會底層民心的競選口號,成了這次翻轉高雄的憑藉。韓國瑜的「貨出去」,當然指的是農漁民的產品可以賣到中國去;而「人進來」是陸客來台灣觀光,帶動人潮、拉抬消費。能夠「貨出去、人進來」,下一步是「發大財」,而這個貨出去、人進來,全都與中國有關。

 

為了落實這項政策,韓國瑜在競選中立即表明支持「九二共識」,他在勝選的第一時間就宣布成立「兩岸工作小組」,全面展開對中國工作。同時,他在可能成為高雄市新任副市長楊秋興的穿針引線下,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熱線。郭董承諾在高雄大投資,韓國瑜也迫不及待宣布,有十位企業家向他表示,要到高雄投資;建商也宣布挺韓國瑜,要在高雄推案四百億元。才剛剛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熱力四射,展現全力為高雄拚經濟的決心,高雄市民莫不引頸期盼。

 

在韓風席捲高雄之前,很多人把高雄形容「又老又窮」。其實這話並不公平,高雄在過去二十年,從一個重工業城市開始蛻變。高雄本來是石化產業的原鄉,也是鋼鐵生產製造中心,鋼鐵下游的裁剪,甚至廢五金到拆船,都集中在高雄。況且,高雄的楠梓本來就是加工出口區,這是過去的舊高雄。

 

但這二十年來,高雄從愛河整治到高鐵通車後,南北區位大挪移。凹子底開發,到中鋼大樓、會展中心,甚至今年啟用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高雄是否又老又窮?高雄人自有公斷。這些年,偶爾我會到高雄住一晚。記得有一次住在城市商旅,我沿著駁二特區跑向柴山、壽山,回程從愛河畔跑回來,從愛河畔兩側遠眺高雄,其實高雄是很美的。

 

真正韓風席捲高雄,最大穿透人心的是高雄底層經濟力的孱弱。這些年,中國對高雄採取堅壁清野的政策,陸客不來,六合夜市人氣低迷,店家沒有生意做;高雄農產品賣不出去,漁民的台灣鯛、龍膽石斑賣不出去。現在一個標榜「賣菜郎」的韓國瑜參透這一點,要為農漁民找出路,立刻成為救世主。這次開票結果,原是民進黨鐵票區的農業區全告失守,這才是最大關鍵。

 

「融入中國」將成泛藍縣市拚經濟主流

 

現在韓國瑜大軍開進高雄,他背後會有很大助力,就在他當選首日,春節陸客團已把高雄列入優先到訪城市,這個「人進來」已經有了味道;緊接著農漁民產品,中國會擴大採購;再下來是企業積極投資高雄、建商積極在高雄發展房地產。從這個路徑可以看出,韓國瑜入主高雄後,未來的高雄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對台最重要的「試點城市」。中國加持高雄,進一步把台灣融入中國,可以說韓風席捲全台,也為九二共識取得話語權。

 

如果這個模式取得成功,那麼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路徑就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巨變。從台灣經濟結構來看,台灣是個以出口導向的小經濟體,必須找到一個可以倚靠的腹地,這當中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把中國當腹地,台灣融入中國經濟,代價是台灣必須用主權換取經濟利益;換句話說,承認九二共識,這當中可能只有一中,沒有各表。這次韓國瑜在第一時間迅速成立兩岸工作小組,泛藍執政的縣市都會陸續跟進,中國也會給這些認同九二共識的縣市糖果吃,「融入中國」會成為台灣「拚經濟」的主流,這次韓風席捲全台,在選票上已取得正當性。

 

但是台灣經濟融入中國,會面臨另兩個風險,一是一切倚靠中國的採購、消費,台灣經濟自主性會逐漸減弱,最後成為中國經濟體的一個成員;另一個風險是中美貿易戰情勢尚未明朗,如果川普對中國施壓力道加重,台灣很可能成為美國制裁中國底下的新成員,台灣經濟未受其利,可能反受其害。

 

如果台灣經濟不融入中國,第二條路只有以全球為腹地。台灣是一個小國經濟,如何能勝出?這時必須以小國體制經濟體為師,像歐洲的荷蘭、瑞士、瑞典、芬蘭。這些國家都不大,但是產業都有全球競爭力,台灣若能多幾家台積電,實力會更好。

 

要不然就得像新加坡、香港,在小經濟體中以低稅環境,吸引全世界資金來投資。這次全球都在推動CRS(共同申報準則) ,但新加坡卻文風不動。新加坡知道CRS是生存發展的關鍵,若失去低稅優勢,新加坡沒有明天。台灣要靠著產業競爭力,把全球當成腹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同時在稅負上要更具競爭力,讓資金願意停泊在台灣。

 

靠陸客團拚觀光  將使台灣陷入潛在危機

 

我的好朋友企業家范疇,提到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台灣必須先築好擋土牆,抵擋來自中國的壓力;同時也要有一個更大的碗,來盛住從美國降下的甘霖。這當中,他認為香港作為資金避險的角色可能首當其衝,台灣可以營造一個更大的資金停車場,這個說法很值得思考。

 

換句話說,台灣擺在眼前有兩條路,一個是棄主權,顧肚子,直接迎向九二共識,讓中國資金水淹台灣,讓台灣島上的人「貨出去,人進來」,大家「發大財」。這是韓風的底蘊,這也是最簡單拚經濟的方式,坐著等陸客來旅遊、採購,但這可能讓台灣產業的升級更加遙遙無期,台灣可能加速融入中國。

 

我常用拚觀光來看台日兩國的發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在2012年登上大位,那一年,到訪日本的觀光客只比台灣多一百萬人次。但是安倍喊出「服務業出口」,改善服務業品質,用基本面吸引觀光客,單是一七年台灣到日本的旅客,就高達456萬人次。

 

很多台灣民眾把日本當成度假旅遊勝地,每年都造訪好幾次,陸客也以日本為首要目標。因為觀光客湧入,造成日本很多化妝品公司,如高絲、資生堂業績大好,股價大漲。安倍的服務業出口,另一層意義也是觀光客到訪日本,也順便把日本產品帶出去。日本靠的是旅遊品質提升、美食、溫泉及良善的人民。

 

今年日本觀光客人數可能突破三千萬人次,台灣卻可能停留在一千萬出頭,原因是陸客不來,台灣觀光客人數不易提升。這些年,我們嘴裡喊拚觀光,都是在拉陸客,而拉陸客付出的代價是台灣殺價取量,過去一條龍的旅遊模式帶給台灣很大傷害,很多飯店接了陸客團後,服務一落千丈。

 

像今年我帶公司員工去旅遊,住進了日月潭一家標榜五星級的飯店,發現服務品質很差、餐點也很差,這是長期服務陸客造成品質低落。過去在馬政府時代,我們努力拚觀光,陸客大舉來台,台灣蓋了很多飯店,但惡性殺價的結果,大多數業者只賺到流量,並沒有創造實質獲利。未來台灣如果只是靠陸客撐場,融入中國可能是短利,甚至後頭還潛藏危機。

 

因為中美貿易戰方酣,台灣這次選舉結果,外媒一致評論是「北京大獲全勝!」也就是說,主張奉行九二共識、融入中國的藍營候選人大獲全勝。選前,美國在台協會前高雄分處長都挺身而出為高雄發聲,仍不敵「韓流」威力。未來美國施壓中國,會不會把台灣列入「制裁」對象?這也是一個潛在風險。

 

但是如果台灣不融入中國,那麼台灣怎麼走?眼前有幾個大方向,台灣必須把握:一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一方面是不公平貿易,一方面是不公平競爭,川普提高關稅,等於逼迫在中國設廠的企業必須移轉生產基地,很多台商會加速回流,像先前廣達以四十二億多元買下「中環華亞科技園區土地」,未來可能作為雲端伺服器生產基地。

 

二是美國正視企業不公平競爭,未來受中國官方補貼、惡性殺價的產業可能會改善,像太陽能、LED(發光二極體)、面板、觸控面板可能都有生機。

 

三是美國對關鍵產業的限制,例如半導體、華為5G設備及安全監控等產業設限,很可能讓台灣得到更多發展機會,此時是台灣產業走向世界的機會。

 

多幾家台積電、輕稅簡政  資金才會來 

 

另一邊是台灣製造業加速回流,政府如何改善稅務及投資環境。台灣從2010年第三季以來,金融帳連續淨流出,累積金額達3864.2億美元,約達11.9兆元新台幣,顯示台灣人熱衷購買海外金融商品,台灣的有錢人習慣把錢放在境外,原因是台灣租稅稅率太高。這些年川普致力減稅,台灣仍維持高稅率,甚至最近大家熱烈討論台商資金回流,政府當局仍為了稅率問題僵持不下。

 

台商不願返台投資,問題很多,像台灣法規限制、勞工政策及環保都令企業卻步……。但是台灣稅率缺乏競爭力也是不爭的事實,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國際大型拍賣公司都在香港,沒有人願意在台灣設點,台灣有錢人的私人財富管理業務都在境外跨國銀行,尤其是香港、新加坡,這些錢為什麼不回台灣?

 

台灣若不想融入中國,政府唯一的一條路是走向世界。產業必須提升競爭力,多幾家台積電;另一個是輕稅簡政,設法成為另一個新加坡、香港,讓全世界的資金近悅遠來。這條路不好走,但卻是台灣鞏固主權、爭取發展的不歸路。執政黨必須想清楚自己的核心戰略,才不會被「韓流」淹沒。

 

觀光

民進黨上台後,陸客大幅減少,影響觀光業生計,是「韓流」 席捲的原因之一。(攝影/吳東岳)

 

觀光客

延伸閱讀
台灣的兩條路線面臨抉擇
台灣的兩條路線面臨抉擇

2018-11-27

房地產會再好十年?聽聽就好!
房地產會再好十年?聽聽就好!

2018-11-26

潮起與潮落:對政客無情才能成就偉大城市
潮起與潮落:對政客無情才能成就偉大城市

2018-11-25

台灣又一次在命運的交會點上
台灣又一次在命運的交會點上

2018-11-24

今年巴紐APEC透露的訊息
今年巴紐APEC透露的訊息

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