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會來的終究要面對

會來的終究要面對

2018-11-14 10:53

許多國際分析師共同觀察到,衝擊投資的國際發展已達空前盛況,善資本、綠資本、暖資本的崛起,驅動著企業朝向新營運思惟發展,他們終究要面對ESG這道關卡。

十月中旬,《今周刊》第一一三八期做了「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專題報導,造成不小震撼,許多企業界人士不禁要問: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今周刊》會罕見地以十八頁篇幅做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選股為封面故事?

 

《今周刊》的創舉並非偶然,全球許多相關的事件已先後發生。這包括十月中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表示,人類活動已造成地球升溫攝氏一度,要守住暖化不超過一.五度雖仍有可能,但必須「前所未有的努力」。此意味著二○一○到三○年期間,排碳須減量約四五%,且在五○年達成淨零排放。若成功,從目前到三○年累積可創造二十六兆美元的經濟效益;不成功,七○至九○%以上的珊瑚礁將消失、物種滅絕速率加倍、上億到數億人口有用水危機。

 

十月下旬,有超過五十五位世界級永續大企業的執行長與二百位以上的永續長,齊聚新加坡,參加推動企業永續轉型執世界牛耳的「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的年度總裁高峰會。該企業組織總裁彼得.巴克(Peter Bakker,曾任世界四大國際快遞運輸集團之一的荷蘭TNT執行長)呼籲所有與會企業,世界永續挑戰愈來愈急迫,不採取行動的成本將急速增高。他向企業領袖喊話:「不要以為我們塞在不永續的車陣中,事實上我們自己就是塞車的原因。」

 

十月底,來自超過八十個國家、一千二百位以上的金融投資專家齊聚巴黎,出席二天的「全球衝擊投資網絡投資人論壇」。衝擊投資(Impact Investing,在台灣也被稱為影響力投資)指的是民間資本除了投資財務報酬外,也投資在對特定環境或社會議題產生具體且顯著正面效益的項目上。許多國際分析師有共同的觀察,衝擊投資的國際發展已達空前盛況,善資本、綠資本、暖資本的崛起,對主流上市公司或新創的社會企業,驅動其朝環境、社會與經濟三重盈餘的新營運思惟與商業策略發展

 

一位高科技大廠的執行長說,他深深感受到長線投資的外資,對於公司ESG無形資產與永續策略日益明顯的關注。一位傳產績優股的高階主管提到,挪威主權基金的人十一月來訪,要來談人權議題了。會來的,我們終究要面對,無論喜不喜歡、相不相信。

(本專欄由黃正忠、龔建嘉、鄭涵睿、張英樹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誠實是社會創新的藥引
誠實是社會創新的藥引

2018-09-19

綠科技與暖實力 商機龐大
綠科技與暖實力 商機龐大

2018-08-22

食安土安人安的社會創新
食安土安人安的社會創新

2018-07-26

台灣需要「救火的衝擊」
台灣需要「救火的衝擊」

2018-06-28

明日成大器的小兵
明日成大器的小兵

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