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日本還能連莊諾貝爾獎嗎?

日本還能連莊諾貝爾獎嗎?

2018-10-24 18:25

連續5年拿下諾貝爾獎,讓日本振奮沸騰,但在政府大刪基礎研究預算、教育現場越來越不鼓勵思考性教學的情況下,好景可會常在?

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日本第五次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也是日本在諾貝爾獎五年連莊,但各界擔心好景不常,因為這都是收割過去長年投在基礎研究的心血,而在安倍政府大刪研發預算後,今後日本要再誕生諾貝爾獎得主,恐怕不易。

 

本庶得獎後,除了表示他到台灣演講時說過的「不要相信教科書」,更提醒日本政府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而說了「支持有系統且有長期展望的基礎研究,讓年輕人願意為此拚上自己的人生,能成為這樣的國家非常重要!」

 

經濟產業省今年二月的調查顯示,日本官民研發費總額是十七至十九兆日圓,十年以上停滯沒增加,企業盈餘內部保留率很高,沒增加研發投資;政府占比只有十五.四%,在世界主要國家裡吊車尾,不到第一名法國三四.六%的一半,甚至比韓國的二三.七%、中國的二一.三%,乃至台灣的二一.一%還少(OECD 二○一五年統計)。

 

安倍上任前,占比超過十六%,一三年起下滑,安倍政府不理解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撥款項目都是與強化軍事有關的研究,尤其一五年起引進「安全保障技術研究推進制度」,出錢委託企業及大學做有助軍事研發的基礎研究,被稱為「研究者版經濟徵兵制」,認為科學研究不應為軍事服務的日本學術會議反對。一六年這種軍事性基礎研究預算還只有六億日圓,一七年就高達一一○億日圓了。

 

本庶所以得獎,是因為幾十年前有讓他願意一輩子奉獻於基礎研究的環境,如果往後日本政府作法都像安倍,日本不但不會再拿諾貝爾獎,連技術立國都談不上了。

 

不僅如此,日本也越來越不鼓勵思考性教學,封鎖、打壓學生好奇心,如孩子在植物葉子上畫了人臉而挨罵,卻不管孩子這麼做的理由是想知道葉子如何長大,扼殺了科學所需的好奇心與勇氣。

 

這個時代資訊氾濫,輸入關鍵字,電腦可以給你幾百則資訊,讓你覺得自己「好像懂了」,但與真的自己調查思考後的「懂了」不同,這也是本庶所憂慮的吧!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出爐 美、日學者癌症免疫療法新突破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出爐 美、日學者癌症免疫療法新突破

2018-10-02

研究抗癌新法有成 諾貝爾生醫獎由美日學者共得
研究抗癌新法有成 諾貝爾生醫獎由美日學者共得

2018-10-02

《富比士》專文報導:邊緣運算各國搶發展,但最大的技術推手其實在台灣!
《富比士》專文報導:邊緣運算各國搶發展,但最大的技術推手其實在台灣!

2018-09-27

經濟學者迪頓  挑戰貧富不均  建構脫貧公式 追求「幸福」解方  礦工之子奪諾貝爾獎
經濟學者迪頓 挑戰貧富不均 建構脫貧公式 追求「幸福」解方 礦工之子奪諾貝爾獎

2015-10-22

1支筆+1張紙 視覺化思考正當道 —簡單SQVID原則 輕鬆一畫就上手
1支筆+1張紙 視覺化思考正當道 —簡單SQVID原則 輕鬆一畫就上手

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