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多國參訪經驗,深刻感受到技術密集的重創新,與多元跨域的眾創新即將展開,對此,台灣應思考如何善用本質優勢,方能再造產業榮景。
此刻我正在從巴黎返回荷蘭的高鐵上,回想年初至今拜訪的五國十城,深刻感受到,創新生態系的技術深度與人才組成,將是下一波城市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以波士頓為例,隨著精準醫療起飛,生醫技術結合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的跨領域團隊比比皆是,加上官民共同投資,研發與臨床環境優異,使得原本在生醫與資訊科技皆臻頂尖的波士頓,已然追上矽谷,成為美國成長最快的新創區域。
此行造訪的荷蘭城市,從烏特勒支、萊頓到恩荷芬,都展現了學研優勢結合產業創新的能耐,已成為歐洲最有競爭力的地區。在巴黎參訪會見的投資人與創業者,產業資歷都超過二十年,大多擁有跨國企業與創業出場的雙重經驗,談起技術創新與市場策略,洞見深刻而有前瞻性。
這些觀察與交流,讓我反思亞洲近年來的網路創業熱潮。二十年來,行動網路的確改變人們生活與工作方式,更影響了創業及投資行為,所謂輕資產、重速度的精實創業模式,在互聯網行業成為信念教條,也是創業加速器興起的主因。(關於加速器,詳見文末QR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