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加速器」一詞在台灣炒得火熱,然而,什麼決定加速器能否成功?關鍵不在場地與資金,而在建立可以互助、分享與學習的創業者社群。
這幾年在產官學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些關鍵字大量盛行,例如過去幾年的「雲端」、「大數據」、「共享經濟」,到近來「行動支付」、「人工智慧」、「區塊鏈」。但這兩年還有一個關鍵字,不屬於技術主題也不是產業形態,而是一種創育模式:「加速器」。
身為台灣最早、亞洲最大創業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與前合夥人,對此現象百感交集。一個名詞在台灣若產生蛋塔效應、路人皆知,一種計畫若各部會與法人紛紛投入,往往就是泡沫化或廉價化的開始。
加速器的泡沫化倒無須擔心,畢竟大浪退去終見誰在裸泳;加速器興起,彼此競爭也未必是壞事。但加速器真正的祕訣並非將創業者放在一起而已,否則我們許多產業群聚也早該超英趕美、全球第一。
以我的經驗來描繪,加速器如同生化反應器,除了放入正確的反應物之外,適當的濃度、溫度、壓力與觸媒,才會讓反應發生,並且維持在適當的反應速率。
對於參與加速器的各種角色而言,自身沒有的元素都是稀有而珍貴的。技術團隊缺乏商業思惟與財務能力,創意團隊不擅長研發與管理,早期投資人則需要辨識團隊人格特質與建立信任機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