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A股入摩效應 勿以短線視之

A股入摩效應  勿以短線視之

2018-06-07 16:38

A股6月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處在資金移轉配置風口,台股今年來表現相對突出,A股卻出乎市場預料走跌。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個A股入摩效應?

等待多年的A股入摩,六月一日正式生效,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行列,這是九○年代中國資本市場開市以來的大事,很多投資人都希望在這歷史性的一刻,能夠搶搭上A股這班入摩列車。

 

這兩個月,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都與A股入摩有關,例如, A股會不會從此大漲? A股加入MSCI指數行列,哪些個股會脫穎而出?未來選股方向會不會出現什麼巨大變化。很多人都覺得A股入摩,未來有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匯入A股,A股是不是要大漲?

 

A股本益比可能下修  未來或將持平發展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A股入摩是A股與國際接軌的開端,過去A股只有本地人在炒,自己人炒來炒去,本益比可以拉得無限高。現在A股開始與國際接軌,A股本益比正常化,原來居高不下的本益比可能會向下修正,A股或許會更持平發展。

 

現在A股正式入摩,我們來看六月一日中港台三地市場的表現,上證A股指數下跌○.六五%,深圳A股下挫一.二一%,深滬三○○下跌○.八四%,在香港的國企指數小漲○.三五%,恆生指數小漲○.○八%,與A股入摩無關的台股加權指數則上漲○.六八%,OTC指數上漲○.三五%,照理說,台股受到A股入摩、資金移轉配置影響,台股表現應該黯淡才對,沒想到台股表現反而最出色。

 

市場資金未如預期在A股入摩首日大舉買進A股,最明顯的是滬深股通首日買入金額大約只有一一○億人民幣,明顯少於入摩之前五月三十日的二○○億人民幣淨買入,六月一日淨買入的金額也只有二十一.九三億人民幣,在A股入摩前最後一周,外資透過滬股通、深股通淨買超的A股總額也只有一四五億人民幣,而港股通則是連續五天都是淨賣超的狀態。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祕書長李偉群接受訪問時表示,六月一日A股市場沒有出現負面訊息,入摩首日,A股走勢疲弱,不排除事前有資金先行囤貨,趁外資可能進場時出貨。他認為市場對A股入摩已經有很長時間的市場預期,A股六月一日入摩,不會帶來爆炸性的利多反應,A股不漲也代表了A股市場相對健康。另外,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也指出,下一步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將以A股入摩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相關制度和規則,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多種渠道配置A股。他們兩位對A股的發言很有代表性。

 

A股入摩到底能為市場帶來多少資金?大家的看法各異,主要是A股入摩,除了讓追蹤指數的被動式基金買入A股外,主動式基金也可能跟風買入,這部分的金額難以統計。根據官方統計,五月分透過北向淨流入A股的資金規模大約五○八.五一億人民幣,月均流入二十五.四二億人民幣,分別比四月增加了三一.五七%及十一.八三%。從數據來看,境外資金確實流入A股市場,只是相對深滬股市每日的成交量,外資占的比重很低,滬深股市只有持平發展。

 

不過,A股入摩效應,影響了全亞洲新興市場的配置,今年以來到五月三十一日為止的統計,外資在亞洲市場除了越南是買超外,其餘全是賣超,而首當其衝的是台灣,去年外資淨買超台股一五五二億新台幣,今年一到五月外資賣超台股六十二.一億美元,鴻海首當其衝,台積電也在外資賣超之列;外資第二大賣超的市場是泰國,賣超金額四十一.四億美元,然後是印尼的二十九.二億美元,南韓的二十二.八億美元,及菲律賓的九.七億美元,最近外資賣超越南,也造成越南股市顯著下跌。

 

台股

▲點圖放大

 

FII掛牌  須留意台股資金轉移效應 

 

台灣股市是今年來外資減碼最大的市場,主要原因是外資今年來賣超鴻海七十四萬七九七一張,這個大賣超很可能是外資減碼鴻海、加持FII的大動作,這個捨台股就A股的資金移轉效應,會不會對未來台股帶來較大傷害?可能要等待六月八日FII正式在A股掛牌後才能看出進一步端倪,到時候FII在A股能拉出幾支漲停板?鴻海變成投資控股公司後,對外資相對具吸引力,都影響台股市場的表現。

 

而香港恆生指數上漲三.六%,在香港的國企指數上漲四.六一%,但是滬深股市全是跌勢,其中滬深三○○指數下跌五.五三%,深圳A股下跌七.九八%,上海A股下跌六.五%。A股入摩當前,A股市場反而走跌,大大出乎市場預料。

 

如果從技術線形來看,A股,不論是深圳A股或上海A股都在熊市排列狀態,例如深圳A股從二○一五年六月的三三○四.六九點,如今跌到二月的一七三四點,深圳A股年線仍在一八九二.四七點,而上海A股一五年有五四二三.二四八點,如今仍在三二三七.七點的低檔,各條均線也處在死亡交叉的空頭排列狀態。反觀台股在創新高的邊緣,櫃買指數OTC呈現二○○八年第三季以來創新高狀態,這是因為內資回流,頂住了外資退場的負面效應,使得台股在兩岸三地中表現最強勢。而香港股市在港幣貶值,香港資金外逃的壓力下,今年表現比去年遜色,但恆生指數仍穩穩地站在三○○○○點以上。

 

從這個現象來看,A股入摩的短期效應完全沒有彰顯,但是A股入摩的長期效應仍值得大家關注。這次A股入摩,MSCI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費南德茲(Henry Fernandez)特別在五月二十八日抵達中國,與證監會、交易所相關人士及MSCI重要客戶會面,二十九日他在MSCI(明晟)的北京辦公室接受媒體採訪,他提及A股入摩有幾大熱點:一是會有更多國際資本流入A股,他說中國金融體系融入世界金融體系是必然的,問題在於何種速度、何種形式?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市場,這樣的市場不融入世界是難以想像的。

 

二是九月後有兩項重點:按照MSCI時間表,第一步從六月一日開始走,納入比重二.五%,對應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為○.三七%。第二步是三個月後,A股於九月三日完成納入,比率會達五%,應對權重會拉升到○.七三%,這段期間明晟公司將與國際投資者及中國證監當局保持密切溝通,最重要的是確保透過滬深港通渠道投資A股的國際投資者,能獲得足夠的離岸人民幣,這是資金匯入匯出是否暢通的核心問題。

 

投資者最關注是否能順利買賣自己感興趣的A股股票;二是投資者是否能良好適應A股市場的特殊性,包括日交易有限額、投資標的只有一五○○檔,不能覆蓋全市場,不能參與IPO,加上上市公司仍存在停牌問題。

 

台股

▲點圖放大

 

三是下一步可能加入中型股,希望A股入摩的步伐加大一點,考慮把入摩的成分股數量再提高。費南德茲說:A股是一個全新的投資領域,目前MSCI新興市場成分指數有八五○檔,六月一日納入二三三檔A股,下一步,如果中型股加入,整個新興市場會增加到一三○○檔,其中會有六○○檔是A股。他說,國際投資者會更關注A股的公司治理,未來不符合治理的企業會被剔除。

 

四是MSCI納入A股的三個重點,首先是二○一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宣布A股入摩從一八年六月起,A股入摩是雙方協商努力的成果,明晟公司將與國際投資者充分溝通;再者是希望中國證監會各項監管能逐步鬆綁,以及對離岸人民幣交易的重視。

 

納入MSCI  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融入世界

 

五是A股平穩納入MSCI有助中國金融國際化,A股入摩是中國金融市場融入世界金融體系的重要一大步,MSCI主席親自到中國坐鎮,同時也派出總裁Baer Pettit 親訪香港,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共同出席儀式,他預期A股入摩初步將吸收三十億到八十億美元資金。

 

最近中國證券研究機構也對入摩有很多分析報導,例如,安信證券統計,入摩短期不會帶給股市太大的驅動,甚至有些國家在入摩的當月或次月股市是下跌的。民生證券統計了以色列、阿根廷、墨西哥等二十八個國家的股市在納入MSCI後的表現,第一周股市大多數上漲,第二周普遍下跌,第三周後出現較大調整,因此,觀察A股入摩應以長期效應視之,不是短線心態。

 

美的合併德國庫卡後,在工業4.0取得重要地位。(圖片來源/法新社)

 

根據東方財富統計,A股入摩前,北上資金總計匯入四二三.六八億人民幣,其中大量資金流入中國平安、貴州茅台及美的等入摩標的。另外,截至第一季為止,MSCI成分股中有四十七檔個股獲QFII持股在一億人民幣以上,其中北京銀行、貴州茅台、南京銀行及美的獲得逾七十五億人民幣的持倉,從這些現象看,外國資金進入A股市場,未來會從稀有性著手,像中國白酒的貴州茅台,這是全球獨一,日前茅台市值達九八二三億人民幣,P/E達三十三.三四倍,其次是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口子窖等,這些白酒股最近在A股入摩效應中,受到相當大的關注。

 

另一個具全球競爭力的,像是大中華市場最大家電照明的美的,目前市值已達三四四四億人民幣,P/E也有十九.五六倍,合併了德國庫卡後,美的在工業四.○取得重要地位,目前家電股中的美的與格力並稱雙雄,格力董明珠作風明快,目前市值二八五四億人民幣,P/E只有十二倍,也可能是A股入摩的熱門標的。

 

中國內需股、權值股、科技股  外資駐足標的

 

另外是中國內需股,像以醬油為主的海天味業,這回在A股入摩中受到高度矚目,海天目前市值二一○一億人民幣,這家賣醬油的企業市值約一兆新台幣,P/E高達五十三倍,這是台灣投資人很難以理解的事。與內需有關的如溫氏股份、雙匯發展、萬洲及伊利都會受到重視。

 

而在大型權值股中,這些年表現出類拔萃的平安保險可能贏得最多掌聲,優質銀行如招商銀行、具地方色彩的北京銀行與南京銀行都在A股入摩中受到青睞,另外還有大型科技股,像安全監控的海康威視,市值已達三○九三億人民幣,P/E達三十七倍,這也是境外資金一定會駐足的標的。

 

這一波A股入摩,是外國資金進入中國尋找長期具潛力的企業最重要的起點,大家可以好好審視A股入摩的機會,千萬要以長線布局考量,不是短線心態。

延伸閱讀
普拉斯的新局到臨
普拉斯的新局到臨

2018-06-07

與「循環經濟」有約
與「循環經濟」有約

2018-06-07

台灣生技業的契機與挑戰
台灣生技業的契機與挑戰

2018-06-07

合作  是產業壯大要件
合作 是產業壯大要件

2018-06-07

彩虹經濟規模有多大?
彩虹經濟規模有多大?

20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