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時擁有適合種植可可的氣候與土壤,還有製作巧克力的名廚,在2017年的世界巧克力大賽,台灣的選手以在地的巧克力超越各國奪得多項大獎。台灣的巧克力產業,其實才正要開始在國內外發光發熱。
台灣的可可主要種植在屏東地區,截至2017年底已有23間的可可莊園,並有數間莊園的巧克力成功得到世界巧克力大賽獎項,將台灣在地巧克力的美味推廣至全世界。
撰文/黃毓棻
您知道嗎?世界上許多種植可可的農民從未親眼見過巧克力,而許多製作巧克力甜點的主廚,其實也不知道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的原貌究竟是什麼樣子。
但台灣這個寶島,很幸運的可以完整參與從種植可可到製作巧克力的完整過程。台灣同時擁有適合種植可可的氣候與土壤,還有製作巧克力的名廚,在2017年的世界巧克力大賽,台灣的選手以在地的巧克力超越各國奪得多項大獎。
台灣的巧克力產業,其實才正要開始在國內外發光發熱。
農民的走投無路是台灣巧克力的起點
在大部分台灣人的印象中,巧克力是遠渡重洋的進口美食,早期台灣沒有種植可可樹,必須仰賴進口才能吃到巧克力,現在我們能夠親嚐台灣巧克力的美味,其實起源於屏東農民生活的走投無路!
原本屏東內埔地區種植著許多檳榔,隨著國人的健康與環保意識提高,會造成口腔癌與水土保持不良的檳榔,開始被人們拒絕食用,價格也跟著連年直落,原本種植檳榔的農民們不得不開始尋找替代的作物。
2003年時,內埔鄉農民邱銘松率先開始規模化種植可可樹,也成為台灣巧克力的起點。
原先被放棄的檳榔變身可可樹遮蔭,讓台灣巧克力萌芽
身為台灣種植可可的前鋒,沒有前例可循的邱銘松,只能從頭開始自己摸索種植與發酵的方法,而湊巧地,檳榔樹提供了種植可可樹需要的遮蔭,屏東的氣候讓可可樹在種植第1年時就能結果,先天的條件加上全心投入的人們,帶動屏東地區的檳榔園轉型為可可莊園,10多年經過,台灣巧克力最終在世界巧克力大賽中大放異彩。
巧克力在台灣也有專屬於在地的風味
而台灣的巧克力究竟是何滋味呢?在世界巧克力大賽獲得銅牌的Formosa Chocolate 黎玉璽主廚表示,巧克力的滋味受到產地、樹種、加工等因素影響,因此每個莊園的可可風味都各有異趣,而她所使用的可可來自屏東喜樂莊園,相較於其他產地的可可,喜樂莊園的可可擁有濃厚蜜糖風味是最大的不同之處。而她在製作甘納許(Ganache)時,改以水乳化巧克力,比一般用鮮奶油混合的做法更能保持可可原味與特性。
黎主廚也表示,目前台灣可可的產量較少,而可可豆量少時較不易控制發酵與加工過程,期盼未來各界能投注更多心力與設施,讓台灣可可豆有充足的空間可以進行發酵與日曬,也讓台灣美味的在地巧克力能夠讓更多台灣人品嚐。
延伸閱讀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