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論統獨藍綠,大家都出現在同一個餐聽、同一個馬拉松裡,無法分離⋯⋯即使我們無法了解旁人的情懷,起碼,不要去憎恨踐踏另一人的情懷。
詩人余光中過世,他在詩裡的鄉愁、種種情懷,隨著詩人離開成為絕響。但顯然有人抱著不同想法,甚至有人說他「死好」!說他不是文人。我懂余光中的情懷,也知文壇恩仇,卻不解這天外飛來的「死好」為何而生。
在台灣,我們對同一話題經常沒有共識。周末我與美籍華裔聲樂家田浩江演出舞台劇《往事只能回味》,浩江在北京長大,我在嘉義長大,他跟我在劇場裡一次又一次回溯我們各自的家族記憶;我與他雖然過去從不認識,但透過一次次的演出,越發像是沒有血緣的「後天親人」。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大幕落下,我們之間真有種親人分離的不捨,我懂,他懂,這是我們的情懷。但全場觀眾們都認同我與田浩江的情懷嗎?未必,也不強求。
就好像有人在場內看戲、場外有人跑台北馬拉松、有人抗議空氣汙染、有人在家裡吃火鍋,誰的情懷比較高尚、比較「對」?沒得比、也不必比。就像有人為了南京大屠殺而憤怒,並不代表這個人不在乎二二八,各人有各人情懷。可是一句「死好」,著實比詩人之死更令人驚訝。
不知道《今周刊》有多少年輕讀者,但身為作者的情懷,還是想講。即使我們無法告訴下一代如何了解旁人的情懷,起碼,不要去憎恨踐踏另一人的情懷。尤其到了十八歲,即將可以投票,我覺得人可以懂人情,可以有愛憎,但未必需要世故,需要算計。投票之前,試著了解每個族群聲嘶力竭的原因,多認識不同的想法,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
歷史證明壟斷無法持久,就像國民黨的威權,結果留下了民進黨,現在民進黨執政,大家都在看接下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