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新片刻畫三個時代愛情芳華,入圍金馬七項大獎 張艾嘉 打開女人最軟的心事

新片刻畫三個時代愛情芳華,入圍金馬七項大獎 張艾嘉  打開女人最軟的心事

陳亭均

話題人物

照片取自「金馬影展 TGHFF」粉絲專頁

1091期

2017-11-15 15:07

20241120編按:第6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即將於11月23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隆重登場。今年金馬影后戰況激烈,其中,曾憑《我的爺爺》《最愛》《燈火闌珊》三度獲金馬影后的張艾嘉,以《女兒的女兒》第11度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若能成功奪下獎項,將追平張曼玉的4座金馬影后紀錄。

71歲張艾嘉出道51年,在《女兒的女兒》中精湛演繹了夾在兩個同母異父女兒之間的複雜情感,備受矚目。被問及入圍感想,張艾嘉展現了影后風範,她大方表示:「資歷和年紀都不重要,因為電影是可以做一輩子的。」更展現出對電影的熱情與豁達,她說道:「其他人得獎,我一樣開心!」

除了張艾嘉以外,吳君如、鍾雪瑩、區嘉雯、夏于喬等實力派演員也入圍,被戲稱為「死亡之組」。究竟誰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屆金馬影后,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下為《今周刊》2017年專訪張艾嘉:

 

▲張艾嘉於電影《女兒的女兒》劇照(照片來源:金馬獎官網)

 

張艾嘉之前為LV設計了一款精品行李箱,但除非必要,她幾乎從不帶出門。畢竟在過去那些年代,擁有LV箱的貴族老爺夫人們屁股後頭總會尾隨著一票僕從,所以他們要搬運這種又沉又大的箱子,總是有人可以代勞的。

 

然而現代人哪提得動它,張艾嘉即使去導戲,也不會隨身帶上這款名為「導演箱」的大盒子。

 

於是,這個濃墨重彩的奢華皮箱,就這麼被張艾嘉擺在家裡當櫃子,出門在外,她總是一身輕盈。

 

講起話來,她同樣也是裊裊娜娜地優雅輕盈得很,沒帶半點重量。活到64歲(2017年),張艾嘉也經歷過幾度轟轟烈烈的波折了,但就像她很少提箱子,她也很少提舊事,那些溯及過往的內心話,都被張艾嘉放在心頭收得妥妥的,不常被帶到公眾面前。

 

人生體會為底蘊,拍出女兒私話

 

然而就像她說的,「作品拍的是我人生的體會。」每次張艾嘉出手拍片,電影總是她的女兒私話。

 

張艾嘉自導自演的《相愛相親》,這部電影談的是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她在兩岸都緊密宣傳,不過卻沒顯露什麼疲態。

 

張艾嘉悄悄地坐下輕笑,閒話家常地說:「我現在有點轉不過來,不知道講話要不要捲舌。」在中國,張艾嘉習慣把字尾「兒化」,回到台灣,她又會把捲起的舌頭熨貼起來。

 

過雖然這故事是中國的故事,作品還是帶著濃濃的「張艾嘉風格」,談的仍是女人以及女人的愛情,是普世皆然的東西。

 

▲劉若英、黃韻玲、萬芳、王新蓮、齊豫、張艾嘉、潘越雲、辛曉琪,2021年4月在華山快閃,重現快樂天堂(圖/雲凱娛樂工作室臉書)

 

張艾嘉在《相愛相親》中深刻地描繪了三代女人在感情上的溫柔心事,她飾演一個屆齡退休的國文老師,在母親去世後,打算替葬在老家的亡父遷墳,移到城裡與母親合葬。

 

然而這事卻難上加難,她媽媽並非亡父的正室,老戲骨吳彥姝飾演的大房老婆,撐著老身抵死守墳,就是不讓張艾嘉動到父親的遺骨,郎月婷演的女兒薇薇在電視台工作,家事一鬧就鬧到電視實境節目上頭。

 

所有生命情懷、世代矛盾,都在張艾嘉手上弛緊收放,就像張愛玲筆下那襲長著蝨子的華美袍子,不怎麼圓滿,卻美好地被攤在觀眾眼前。

 

張艾嘉

▲點擊圖片放大

 

縮寫「老觀念」,鏡頭溫暖不帶批判

 

張艾嘉還沒活到那個年紀,但她其實從小就見過過去女性壓抑的模樣。她想起自己的祖母,「我們家是山西人,爺爺對祖母很嚴厲,她從來不能穿花衣服,每天早上都要擀麵食給爺爺吃,不能剪頭髮。」

 

然而,張艾嘉即使拍了那些「老觀念」,她的鏡頭也不帶任何一絲批判,「本來我在戲裡要幫吳彥姝老師安排一段曖昧的情感。」

 

張艾嘉邊笑邊說,「但她直說:『絕對不可以!』即使是吳老師,還是有一顆少女心!」

 

▲吳彥姝(前)、郎月婷(後)在《相愛相親》中詮釋不同世代的女人心事。(圖片來源/甲上娛樂提供)

 

戲裡二十多歲的「薇薇」當然也有她的少女情懷,就像張艾嘉自己年輕時候那樣,很容易就會愛上「藝術家」類型的男孩子。

 

「『叛逆』那是因為『荷爾蒙』!」張艾嘉笑笑說:「年輕時遇到愛情,我哪裡懂,不會想長久,都只是過程。」

 

她輕輕帶過自己少女時期的「叛逆」,笑說她母親不給她穿迷你裙,「我媽越是那樣,我越不服氣,把所有裙子全都剪短!」

 

張艾嘉是不會特別重提她年輕時候的愛情歷史的,不過她過去確實也有過幾段風風火火的愛情故事。

 

1979年,她26歲,還沒認清幸福是何物,就先嫁給了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劉幼林,然而這是段短暫的婚姻,很快就畫下句點。

 

她還曾與音樂才子羅大佑交往,更曾與蔣家三代蔣孝武有一段情,甚至傳言蔣孝武曾為張艾嘉爭取角色、上片問題,帶了把槍直衝中影,把槍往中影總經理梅長齡桌上「啪!」丟了下去⋯⋯。

 

有顆少女心,相信浪漫傳說並非歌詞

 

她不提往事,不過張艾嘉經歷過的愛情歷程,足夠她去搞懂一個女人在愛情裡的模樣了。

 

《相愛相親》廣告上有段標語「一輩子、一句話、一剎那」,本來以為這是在講「三代女人不同的愛情觀」,張艾嘉卻搖搖頭笑說:「那是女人的一生,要經歷過愛情的衝動,愛來的時候都是很美的,但決定跟一個人一輩子,就必須做出某種承諾,怎麼延續到更長久。」

 

張艾嘉在《輕描淡寫》書中曾提到,她外公告訴過她:「不要離婚。承諾是一種責任。」這一點她當年沒有遵守,年輕心野,愛情於她,就是種羅曼蒂克的遊戲。

 

「人們常把誓言、承諾擺在歌詞,慢慢地,才會越來越有體會。」張艾嘉說:「其實我相信,跟誰在一起,那是『生下來就注定的。』」她說吳彥姝有顆少女心,其實張艾嘉到現在,都還相信愛情浪漫的傳說,「天注定的時候,才真的感覺得到。」

 

張艾嘉說著,終於談回了自己身上,「有些東西要靠直覺,那時『突然』的感覺。」

 

她當年與香港商人王靖雄交往,不顧一切未婚生子,原本沒打算結婚,「有一天,我們兩人走在尖沙嘴。」天色已經晚了,商家燈火逐漸亮了起來,「他突然問我:『要不要結婚?』我說:『好啊,結婚。』」

 

街上有許多小金鋪,他們毫無準備就往其中一間走,「我們走進去,買一千多塊錢港幣的戒指。」從此以後,他們走了26年。

 

海報上寫的「一剎那」、「一句話」、「一輩子」,瞬間被連了起來。

 

先「相親」還先「相愛」?張艾嘉笑說:「愛一定會先來,那是天生就有的,來得莫名其妙!完了以後會親,才需要愛的教育,要修。」

 

《相愛相親》的英文片名就叫《Love Education》,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公一亂,張艾嘉就會囉唆個幾句;彼此生活在一塊兒,小小摩擦也有,「不過,就是要學會彼此尊重。」

 

(圖/甲上娛樂提供)

 

談起夫妻相處,就像撒嬌小女孩

 

五年前,她和老公一塊兒到西班牙旅遊,「突然之間,好多時候覺得好不習慣。」兩人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吵,「當時我還想說,乾脆離婚!」

 

但是兩人回來後,婚沒離,倒是懂得了珍惜。張艾嘉露出她慣有的那種很有靈性的笑容,俏皮地說:「今年(2017年)年初我們又去,我們沒有吵架!」

 

她接著說:「我們有的時候會聊上整夜,我們沒度蜜月,所有時間都給了家人,單獨相處很少很少,但我們會在家裡開瓶酒,吃東西。酒喝一瓶不夠要開兩瓶。」

 

她神情看起來就像是個熱戀中的小女人,也像是個小女孩,「隔天我就會罵他!說他灌醉我!」張艾嘉像是打開了心裡頭的行李箱,拿出一個小小的寶物,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起來。

 

「我拍的這部電影跟以前不一樣,可能是因為我的年紀、我的經歷也不太一樣了。」

 

張艾嘉說,「我能夠再去感受,女人跟環境,跟男人之間的交流,再用跳出來的心情去看這些人。」

 

或許,在她的作品中,二十歲、六十歲、八十歲的女人,都有著同樣的本質,「她們都相信愛情,沒有人願意放棄用她們的少女心固執堅守一個很浪漫的東西!」

 

張艾嘉把箱子放在家裡頭、放在心裡頭,在行李箱裡的抽屜中擺了許多祕密,小格子裡放上一尊聖母。但她的作品把那些箱子開了道縫,張艾嘉在女人們耳邊,又講起了悄悄話。

 

 

張艾嘉

出生:1953 年

學歷:聖心女中

榮譽:以《我的爺爺》、《最愛》獲金馬影后,以《最愛》、《地久天長》獲香港金像獎影后

 

 

不只成交戶數與金額大縮水,房價也已從高點大跌二五%;作為香港房地產價格指標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顯示,香港房價指數在二一年創下一九一.三四點的歷史高點之後一路下挫,到今年三月十日跌至一四三.○二點,跌幅超過二五%。

 

香港房市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後的○四年起漲,走了十幾年大多頭,一七年成為亞洲、甚至全球房價最昂貴的城市。但過去五年的房價指數走勢圖,出現股票技術分析師最忌諱的「三尊頭」(衝刺三次高價後出現大跌),即使過去兩年房價下跌二五%,香港還是亞洲房價最貴的城市,萬一跌破三尊頭的支撐,崩跌幅度可能深不見底。

 

更糟的是,房價才剛剛回跌,危害社會安定、傷害金融安全的「負資產」案例就暴增。香港金融管理局每一季公布「住宅按揭貸款負資產」,統計房價下跌造成房屋市價低於銀行房貸的案件數;二二年六月,負資產件數僅有五十五宗,第三季單季大增將近九倍至五三三宗,不過負資產金額只有微不足道的三億港幣。

 

但隨著樓市下跌,僅一年後的二三年九月底,「負資產」件數暴增至一萬一一二三宗,三個月後的十二月底,再暴增一倍多至二萬五一六三宗,列管負資產的貸款餘額,也暴增至一三一三億港幣(約五四五○億新台幣)。

 

雖然這些跌入負資產的房屋所有人,大多數都還在正常供樓(繳付房貸),連續三個月拖欠房貸的占比僅有○.○三%,但是香港房市持續下跌、成交萎縮、負資產案件呈指數型走勢飆升的現象,讓香港政府大為緊張。

 

房地產是香港最重要的產業,更是七三五萬香港居民的身家財產所繫。從一七年香港房市創下歷史新高起算,累計至今七年,總共有超過五十三萬套房子全部在天花板成交,累計金額更高達四兆八千三百多億港幣(約二十兆新台幣)!這些高價買屋的居民與巨額的房屋貸款,猶如大樓屋頂巨大的儲水槽,難以承受房價下跌的大地震;如果香港房價持續走跌,已經被譏笑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香港,恐將淪為真正的墳場。

 

港府賣地收入暴減釀赤字

財政司「撤辣招」防房市雪崩

 

香港政府自身是地產低迷的最大受害者,去年李家超政府編定的年度財政預算書,預計全年出售土地的收入是八五○億港幣,但全年標售地皮多起流標,最終全年賣地收入僅有一三四.四一億元,達成率僅十六%,而且比二二年還少了五三%。

 

賣地收入大跌造成財政黑洞,去年財政赤字突破一一○○億港幣,比原定的預算赤字翻了一倍,而且今年還要再舉債超過一千億港幣;香港政府過往以財政盈餘自豪,但是一九年之後連年赤字,至今已經連續第六年「見紅」。更糟的是,港府拍賣地皮頻頻流標,顯示地產開發商看壞未來幾年的前景,連土地都不拿了,遑論蓋房子,未來政府稅收也必然繼續下跌。

 

房地產原本就是香港政府的「核心事業」,香港官員對房市政策極為敏感,但現任特首李家超上台後,堅持港府政策出台必須與北京的政策相配合,香港房價已經跌了兩年,才在國務院總理李強逐漸放鬆對地方政府的房市政策管制後,在去年十月搞了一個半套「減辣」,可惜減辣效果有限,只好在今年二月底追加「撤辣」。

 

所謂「減辣」、「撤辣」,是指一○年之後,港府為了抑制炒房所推出的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以及雙倍印花稅(DSD)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等,向外國買家額外課徵房價十五%的附加稅,阻卻主要來自中國的境外買家炒房,這些打房政策被香港人稱為「辣招」。

 

李家超與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二月二十八日提出「財政預算案」時,宣布全面撤銷上述額外印花稅的政策,同時金管局也在同一天宣布取消銀行對購房者貸款必須先進行壓力測試的規定,並放寬三千萬港幣以下自住物業的貸款成數上限至七成,非自住物業也由五成提高至六成。藉由財稅與銀行貸款同步鬆綁,試圖重振低迷的房市買氣。

 

港府宣布撤辣之後,地產商與房屋仲介業者士氣大振,發動一波新聞熱炒,原本觀望的自住客開始出手,中國買家也進場掃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三月分的前三個禮拜,罕見連續出現漲升走勢,連續三周累計上漲二.六%,三月的第四周成交價再度下跌,四月初的成交紀錄又見回升;總之,算是初步止住了持續兩年的跌勢。

 

不過,撤辣之後的樓市成交處於「低檔放量」的狀態,成交價格則都在低價,顯示建商趁著政府利多政策加速清理庫存,而掛牌已久卻難以成交的二手屋賣主,則藉此出手離場。

 

Sevva

位在中環太子大廈頂樓,擁有無敵景觀、名人必到的熱門「蒲點」Sevva,4月17日正式歇業,前一天的最後營業日下午「保險女王」王玉環邀集數十位名媛聚餐,晚上則被「香江才女」俞琤包場,明星、企業家、富太太、藝文人士齊聚紀念,承載柯林頓、碧昂絲以及幾乎所有香港名人回憶的餐廳,就此走入歷史。(圖/翻攝自星島頭條網站)

 

BNO累計近19萬港人移英

港推「高才通」加速內地化

 

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買家、特別是深圳南下的買家,占了三月至今成交案件的三成。跟香港的勞動市場型態一致:港英時期的白領陸續離開,而南下的中國白領遞補,香港與英美脫鉤、與中國加速結合的趨勢,同步反映在香港樓市的交易。想也合理,現在願意在香港購房的買主,都得承擔二十五年、三十年的房貸,都會跨過四七年「五十年不變」的門檻,屆時香港不論如何都會成為中國的一個內地城市。

 

我們觀察一個現象,就可知道香港正在快速內地化,英國在二一年元月推出專門為香港人打造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計畫,到去年累計批准了近十九萬香港人到英國居住;香港政府的統計顯示,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連續三年錄得人口淨流出,二○年中統計一年移出二萬七千餘人,到二三年年中已經增加到十一萬三千人。

 

相反的,港府則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簡稱高才通計畫),吸引主要來自中國各省的白領南下香港工作。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去年底統計顯示,高才通計畫施行一年,已經批准十二萬件申請案;另外,在大灣區整合的國家政策下,也有超過一成的香港人有意移居深圳或是廣東其他地區。

 

香港政府「撤辣」政策能否扭轉拯救房地產頹勢,最終還是得看這波大移民潮、人口大置換的成效而定,這也是對李家超與北京政府徹底接盤香港、脫鉤歐美的全民公投。

 

回到文章最初,因「房租到期」而歇業的SEVVA,它的熄燈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在香港娛樂圈呼風喚雨五十載的俞琤與老友們即將謝幕。郭志怡早前接受《南華早報》的訪問時就說:「I am sad about my city.」(我為香港傷心。)鬼佬的香港已經結束,離開是最自然的選擇。

 

但是中環太子大廈的頂樓還是會出現新的租客,而新餐廳的樣貌,將會是香港新主人的風格,一個符合「中國香港」的新面孔。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羅大佑的嘶啞喉音 再唱一首光陰故事
羅大佑的嘶啞喉音 再唱一首光陰故事

2019-05-08

爛草莓變鋼鐵草莓》 顏廷憲從街頭募款,拚到伍佰回嘉義開唱 他曾被譏「小屁孩」   闖出全台最大付費音樂祭
爛草莓變鋼鐵草莓》 顏廷憲從街頭募款,拚到伍佰回嘉義開唱 他曾被譏「小屁孩」 闖出全台最大付費音樂祭

2017-11-15

我拚故我在》江孟芝餓過、窮過,卻不曾一秒放棄 屏東女孩赴紐約追夢  成《英雄聯盟》暴紅推手
我拚故我在》江孟芝餓過、窮過,卻不曾一秒放棄 屏東女孩赴紐約追夢 成《英雄聯盟》暴紅推手

2017-11-15

卸下飛碟電台董事長後  首度接受專訪 張小燕/一個人但不寂寞
卸下飛碟電台董事長後 首度接受專訪 張小燕/一個人但不寂寞

2017-04-20

勞保年金60歲還是65歲領得多?達人解密最佳時機:黃金交叉歲數是它!同場加碼「幾歲能領」對照表
勞保年金60歲還是65歲領得多?達人解密最佳時機:黃金交叉歲數是它!同場加碼「幾歲能領」對照表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