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五%,但○六年中國出超增長率仍高達二七%,由於大陸勞工低廉,大學畢業生一個月僅有新台幣八千元薪資,難怪海內外企業都在搞外銷,因為勞力實在太便宜了!
人民幣走上升值之路已有一年半了,但中國外貿出口和出超的增長情況依然高燒不退,跌破了國際經濟學家們的眼鏡。奧祕在哪裡?
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五%,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六年中國出口金額增長到迫近一兆美元,增長率達二七.二%,然而進口增長率僅二○%,以致當年度出超達一七七五億美元,比○五年增加了七五五億美元。
人民幣匯率越升,出超卻越多。這問題是筆者近來一直探究的重點。其間有機會當面請南京大學的知名經濟學者劉志彪教授對此加以解讀,他一語道破:「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太多了,在可預見的將來,供應仍源源不絕,因此中國製造商品的價格也不容易漲起來。」
依照劉志彪的看法,中國廣大農村裡還有幾億的勞動人口,將在未來一段不短的期間內,陸續投入農業田園以外的就業機會,這使中國的內外資廠商繼續享有低工資優勢,生產成本維持低檔,當然有辦法對全球市場持續供應廉價商品,出口和出超的增勢因此不容易壓下來。
企業移往內陸設廠
從這個角度也可看出,近年沿海廠商受當地環境飽和之迫,紛紛轉進內陸設廠,原來他們是受到內陸低工資優勢的強力磁吸而去。單看第二線的江西省,平均工資就只有上海市的一半。
更遑論其他的三線、四線省分了。
內陸的低工資,維持了中國出口品的價格競爭力,抵銷了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衝擊,但它也造成全國產業基層職工薪資的全面低落化。
在深圳、廣州、上海、北京這些大都會,大學剛畢業的新進公務員都可拿兩、人民幣三千元月薪了,但是,民間產業領域的基本工資不過七、八百元,一般生產線基層工人,工資加獎金、加班費也就一千多元。
日前筆者還接到大陸一位台資企業幹部來電抒懷,對方說剛去參加了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才招聘會,發現大陸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不值錢」,現場看到一個具體個案:企管科系畢業、英文中等認證、一表人才、對答如流;具備如此條件的人也才終於找到工作了,但月薪只有一千四百元。
這位台幹看了很感慨,既為該大學生抱屈,也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被老闆減薪到人民幣幾千元。
大陸大學應屆畢業生近年就業很難,據了解,去年的畢業生到現在還有三、四成未能找到工作。他們和廣大的內陸農民一樣,都是大陸生產廉價商品的龐大「後備軍」。
薪資結構兩極化
微妙的是,大陸的公務人員工資卻一直在提升,許多財政過得去的城市,處長級的幹部月薪早已超過五千元。還有一些能賺錢的公家機構,像銀行、外貿、電信、晚報等,職員中月薪「萬兒八千」的已不稀奇。
現在,大陸的工資結構有「兩極分化」的傾向,高薪的高得嚇人,低薪的低得可憐。民間企業圈子裡,也已出現一批高薪族,都是打滾商場有成,掌握到生產技術或市場通路的精英。筆者熟悉的一家台資電子企業,最近從廣東民營企業挖來一位行銷經理,給的月薪高達人民幣兩萬五千元。
據陸委會台商張老師徐丕洲告訴筆者,目前大陸年薪三萬美元以上的人已有兩千六百萬人,比台灣人口還多。
儘管如此,大陸的低薪族終究遠多於高薪族,兩者是幾億人和幾千萬人之比,且兩者中間還沒有形成「中產階級」。可以說,中國輝煌的出口和出超業績,是以委屈廣大低薪族的代價來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