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龍頭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均已突破4,000億美元,許多人認為,他們的驚人成功讓其他平台難以企及。
【經濟日報 編譯林筠】
亞馬遜有系統地將圖書、家庭用品、電子用品、衣服、雜貨等商品擺上貨架,阿里巴巴的天貓還有淘寶網路平台應用數百萬個「最小庫存單位」(SKU),創造出全球性的「什麼都賣的公司」。
但認為其他企業在電商市場難以生存,那就錯了。若對這股新興趨勢仔細判讀,會發現處女地比比皆是,新創企業可靠著從頭掌握千禧世代大眾市場的優勢,繁榮興盛。
若要了解這些新興趨勢的關鍵,便得重新定義「大眾市場」一詞。在買方和賣方受到地理條件限制的時期,「為大眾市場服務」意味著以最低的價格銷售幾乎所有的商品。因此才會有「什麼都賣的商店」以「天天都低價」的策略出頭。
不過對現今人手一部智慧手機的世界來說,這點已漸漸改變。全球化的大眾市場影響了千禧時代的購物習慣以及優先順序,並吸引消費力更上一層的中國消費者。這些民眾在旅行、家居用品、時尚用品、飲食等生活方式方面都有所提升,並正尋找低價又獨特的奢侈品。
電商巨頭和小型商家的區別在於「搜尋」和「探索」。亞馬遜和淘寶的消費者會瀏覽網站找到想要的商品,然後以低價購入,也就是登入帳號、搜尋、買東西然後離開這樣的流程。對於使用智慧手機隨意瀏覽的消費者來說,這兩家電商提供的購物經驗過於貧乏或者雜亂。
網路品牌和垂直市場不會和電商大廠用同樣方式競爭。這些企業專注在提供消費者「探索」體驗,在特定類型內策劃一系列商品,吸引消費者仔細瀏覽,偶爾購買。
小型的電商品牌以不同的方式策劃產品,受歡迎程度在App商店顯而易見,例如社交電商平台Houzz透過專家策劃產品,也有透過網站的KOL(關鍵意見領袖)、以及讓用戶互相推薦服裝的二手服裝交易平台Poshmark...
看原文:https://goo.gl/eu2jJo
延伸閱讀:
1. 發展人工智慧 國發會:財稅健保大數據先行
2. AR+臉部辨識…手機大進化
3. 陸行動支付 熱潮引爆
4. 亞馬遜拍印度片 搶當地客
5. 優衣庫數位革命 軟銀助陣
6. 數位化身 讓你死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