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洋画大展」於昨日下午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舉行開幕記者會,總策劃林曼麗教授與東京藝術大學策展人蕯摩雅登(Satsuma Masato)教授在會中不約而同地表達了藝術品的神奇特性。
首先,1931年參加日本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覽,並曾於台灣展出的兒島善三郎(Zenzaburo Kojima)作品《紅色背景》,在睽違86年後,再度回到台灣展出。蕯摩雅登特別把該件作品,作為記者會的壓軸開箱作品。
作品《紅色背景》畫面描繪雙手抱胸的俏美裸女眼神魅惑迷離,欲語還羞地斜躺在鮮綠沙發的紅色臥枕上,並搭上火焰鮮紅的背景,這件作品在當時民風純樸的台灣展出時,甚至引起了政治力的干預。時過境遷,台灣社會快速走向民主開放,時隔86年後的久別重逢,魅惑話題依舊,並夾雜著更多的讚美與懷舊。當年兒島善三郎所主張的日本本土繪畫形態與法國野獸派畫風之交融,亦對日本西畫日後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藝術品彷佛有生命,自己會為自己找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第一回台展開幕之初,作為審查委會的石川欽一郎(Kinichiro Ishikawa)所創作的經典作品《河畔》也在本展作品之列。
眾所皆知,石川欽一郎以水彩畫見長,而該件50號油畫風景大作,山青水色、渾然天成、躍然布上,則相當罕見。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在台日人倉皇撤退之際,該畫作輾轉流入市集。對繪畫業餘愛好的周姓醫師,因識得石川欽一郎簽名,廉價購得,過去60年來一直安掛在診所二樓,陪伴周家人成長。
2005年9月中研院學者顏娟英撰寫《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一書,周家女兒閱讀後才驚覺,長年掛於家中的畫作,竟然具有如此歷史意義。幾經曲折,並透過阿波羅畫廊張凱迪先生居中聯繫,確認其為石川欽一郎當年遺作無誤,便委託專業修復師整理,順利地讓石川欽一郎極不多見的油畫巨作,歸返日本美術史,彷彿具備神性般,讓世人原以為散佚之作重新歸入「日本近代洋画大展」之列,呈現世人面前。
為感念石川欽一郎的「英國流派水彩」,對日本及台灣的美術發展影響甚巨,這回「日本近代洋画大展」也特別在地下一樓闢專層展間,讓石川欽一郎和他所帶領、影響的徒子徒孫們的作品,作系統性呈現,非常珍貴,也甚具學術價值與意涵。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將於本月7日正式開幕,展出近百幅明治時期至昭和時期共計100年間的日本洋畫養成與發展,展期至明年元月7日。透過這些經典畫作讓台灣觀眾們得以一探日本西洋繪畫發展的源頭與流變,是日本近代美術作品於台灣首次大規模且完整的重要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