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罕有地在手上持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現金,悲觀的人認為,沒股票可買了;樂觀的人卻認為,美股大有可為!
經過敝人「客觀」地分析,台股會創新高,然後回檔也還是穩穩站在一萬點之上。原因很簡單,錢比股票多!去銀行辦事,常常會聽到旁邊櫃枱的對話,老先生、老太太說定存到期,問一下現在利率是多少,沒有例外,都是續作。頂多和行員討論一下,利息要滾進本金還是轉到活儲來過日子。前幾年還會詢問人民幣定存或是美元、澳幣等高息貨幣,這兩年台幣升值之後,所謂理財規畫根本就沒有別的選項了。
股神巴菲特最近說了很多次,美國債券提供的債息,等於是本益比四、五十倍的股票,任何理性的人都不該考慮。若他來台灣,會發現不只有非理性,還有負理性,本益比一百倍的定存,居然是使用人數最多、金額最大的投資管道。不過,銀行取得資金成本低,但銀行還是艱困行業,因為沒有銷路!成本低固然好,但是產品賣不掉,就算成本為零,結算還是虧錢。這就是每次央行、主計總處公布金融業的統計,存款增加多少、爛頭寸有多少、存貸比又降低多少。金融業能否賺錢,就看銷售金融商品的能力,誰能把客戶的存款變成金融商品的買單,誰就能賺錢。一則降低資金成本,二則金融商品的利潤比貸款高,又沒有變呆帳的風險,賠錢算客人的,手續費是銀行的,多好的美麗新世界。
以前金融股是台股的定海神針,可以主導大盤走勢,但那個已經是古早歷史了。在金融股主導的時候,台股站不穩萬點,等到它們離開鎂光燈,台股獲得新生命,萬點已經是常態。附帶一句,官股主導的銀行沒有投資價值,因為它們要配合政策,承作所謂策略放款,通常沒利潤,風險又高。各位去查一下松菸巨蛋的承作銀行,也就是真的承擔那個百億公共建築破產風險的銀行是哪幾家,就知道公股銀行的風險有多高。別忘了,巨蛋只是百億級的坑,目前正在開挖的是八千億元的天坑。政客可以亂花我們繳的稅,我們自己可別跟著燒錢。
還是聽聽高手的意見比較實在。巴菲特在八月三十日過生日,記者訪問他對當前政經情勢的看法,筆者選擇性注意的是他手上超過一千億美元現金,還有上半年持續買蘋果股票。悲觀的人認為:沒股票買了,連巴菲特都留著一千億美元現金。
巴菲特是悲觀的人嗎?不是!所以他的一千億美元,是準備用來買股票。實際上他已經在行動,八月給自己買了生日禮物:美國銀行。前幾年買的可轉債,在八月執行認股權,增加持股。
再次提醒,美國的銀行股可買,台灣的不可買,最基本的原因在於,兩地的存放款利差相差太大。台灣政府與台灣民眾不准銀行賺錢,美國人則認為銀行應該有基本的利差。此外,美國人借錢消費、借錢投資,都是被台灣教科書拿來當負面教材的。平平都是金融業,命運大不同啊!
有巴菲特的一千億美元等著,別跟他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