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慧眼投資大立光,從400萬元暴增至400億元,不是夢!90年代迄今,世界超大型企業如美國FAAMG、中國阿里巴巴和騰訊,更締造不少投資傳奇。
我朋友說的這個從四百萬元到四百多億元新台幣的例子,應該是真人真事,大立光的暴起,市值暴增是台灣產業的傳奇,一九八七年林耀英先生創辦大立光,資本額一千萬元,從事相機、掃描機、投影機等鏡頭、鏡片、景觀窗的零組件生產,到了一九八九年再增資新台幣五十萬元,這個時候的大立光仍是小本經營,一直到一九九○年台中工業區新廠擴建完成,林耀英辦理一次六○九○萬元的增資,資本額拉升到七一四○萬元,這對老夫妻參與大立光投資,應該是這個時候增資進來的,如果是這個時候參與增資,那麼四百萬元的投資到現在,假如一股都不賣,市值已膨脹到四一四.三二億元,四百萬元變成四百億元,這是十分令人羨慕的投資傳奇。
亞馬遜持股增值3萬倍 貝佐斯直逼全球首富
當然這有個大前提,必須投資到對的公司,也就是說這家公司不斷快速成長,像大立光在一九八七年以一千萬元起家,如今市值一度高達七七八五億元,大立光超越台塑四寶中的台塑、南亞、台化,也超過最大金控公司國泰金與富邦金,成為全台第五大市值企業。
上期我們也提到跟大立光同一年創立的台積電,在一九九四年以每股六十元參加台積電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投資人,假如一股都不賣,不算台積電歷年分配的現金股息, 若以台積電八月十一日二一二.五元的收盤價來計算,投資報酬率仍達一一六.八倍。
在九○年代,有很多驚人的投資傳奇,像是最讓股神巴菲特捶心肝的是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Amazon)。一九九四年,貝佐斯(Jeff Bezos)在車庫創業,他按照英文字母搜尋下來,看到Amazon河流,立即用Amazon命名,從此以Amazon.com展開他的創業人生路,九五年十月他正式向外募資,現在亞馬遜的董事艾伯格(Tom Alberg)因為是貝佐斯的好朋友,當年他就以手上五萬美元以每股○.三美元的價格入股亞馬遜,到了九七年五月十五日,亞馬遜以每股十八美元掛牌,他在九五年入股亞馬遜,到九七年IPO,只有短短兩年,他已先賺五十九倍,如今他以每股○.三美元參與投資的亞馬遜一股增值三萬倍,他的五萬美元也搖身變成一五○億美元,貝佐斯有一七%的亞馬遜股票,幾乎變成全球首富,艾伯格一生只投資亞馬遜,也讓他搖身成為富豪行列。
亞馬遜快速崛起,九五年亞馬遜的公司登記是以「全球最大書店」自許,當時最大的書店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比亞馬遜大得太多,如今邦諾書店市值依然只有五.六億美元,但亞馬遜市值一度挺進到五千億美元,雙方市值差距超過九百倍,這是一九九七年股票上市後,亞馬遜股東難以想像到的事。
美國五大企業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及Google),如今蘋果已挺進到八千億美元以上,第二大的Alphabet(前身為Google)也有六千五百億美元以上,第三大的微軟也有五千六百億美元以上,第四及第五大的臉書及亞馬遜市值也都一度突破五千億美元,這是全球前五大市值企業的架構,但美國有FAAMG,現在東方至少有兩條巨龍,那是阿里巴巴及騰訊。
在九○年代末期創業的中國網路公司,一開始的架構是BAT,即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但這些年,李彥宏領導的百度在戰略上有些失落,市值裹足不前,百度在二○一○年一股拆為十股前,股價最高漲到七一八美元,這些年阿里巴巴、騰訊不斷膨脹市值,但百度市值成長有限,以八月十四日百度股價二二三.三六美元計,百度市值是七七五.六九億美元,大約只剩下阿里巴巴及騰訊的六分之一多,所以中國BAT架構可能重組,因為有騰訊入股的京東正急起直追,劉強東的京東在美國掛牌股價四十四.二八美元,市值來到六三二億美元,已將追上百度,因此,中國的大型網路企業形成騰訊、阿里雙強之爭,後面的百度與京東直追。
東方的兩條超級巨龍現在很清楚看出是阿里巴巴與騰訊,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強勢大漲到一六○.三九美元,市值來到四一○七.八億美元,這是亞洲第一家市值破四千億美元的超級大企業。阿里巴巴於一四年九月在美國IPO,股價一度漲到一二○美元左右,後來陷入很多假貨風波,一五年股價一度跌到五十七.二美元,市值跌到一四六五億美元,但今年阿里蛻變,股價從八十六.○一美元飆升到一六○.三九美元,成了亞洲最大市值企業,到八月十四日為止,阿里股價一五四.六一美元,市值仍達三九五九.七九億美元,馬雲個人持有一.七八二七億股,市值約二七五.六億美元,已是全中國首富前三名。
阿里巴巴股價衝衝衝 軟銀、雅虎連帶受惠
阿里巴巴市值不停地向前突破,受益最大的是持有七.四六九九億股,持股比率高達二九.二%的軟體銀行(SoftBank),單是這筆持股市值即達一一五四.九億美元,已超過軟體銀行在日本掛牌的市值。另外,雅虎(Yahoo)持有阿里一五%股權,總股數達三.八三五億股,市值也有五九三億美元,這些原始大股東都是投資阿里巴巴最大贏家。
騰訊驚人擴張 最大贏家是南非媒體集團
但是把個人一生賭到阿里巴巴最對的人是蔡崇信,這位在台灣長大,十三歲被送到美國念書,後來拿到耶魯大學學位,一九六四年生的蔡崇信,原本是在歐洲Investor AB的香港公司上班,只因為九九年跟馬雲在杭州南湖有一段阿里巴巴未來發展的談話,捨棄原先年薪三百萬港幣的工作,到阿里巴巴屈就月薪五百元人民幣的工作。不過蔡崇信眼光精準,他孤注一擲投資馬雲,如今,他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六五一四.四六萬股,是阿里巴巴僅次於馬雲的個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率達二.五%,單是這個名下持股市值達一○○.七二億美元,如果他的財產跟台灣企業大亨比,排名也是名列前茅,這是一生眼光精準產生的巨大投資回報。
跟著阿里巴巴雙龍探珠的騰訊是九八年創立,當時馬化騰及張志東是深圳大學電子計算機學系的同學,他們兩人夥同同學創業,九九年騰訊利用中電信深圳分公司的資源和伺服器資源,開發即時通訊軟體「OICQ」,馬化騰原始計畫是提供透過傳呼機服務的網路服務公司,但因為馬化騰的前雇主潤迅通訊及Tom.com對這項產品不感興趣,而此時美國AOL認為這個產品與其旗下ICQ很類似,於是騰訊改名QQ,後來馬化騰獲得李澤楷的電訊盈科及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International Data Group)投資。
在二○○○年前後加入網路服務的騰訊,絕對不會想到只經過十幾年發展,如今蛻變成為這麼龐大的公司,最大的贏家不是馬化騰及他的團隊,而是南非的一家媒體集團納斯普(Naspers),到今天為止,南非的納斯普占有騰訊三三.二四%股份,如果以這一周騰訊漲到三三三港幣,市值三.一六二八兆港幣,約四○六五.三億美元來計算,南非納斯普持有騰訊的市值達一三五一.三億美元,這個利益比軟銀在阿里巴巴的利益還大。
更有趣的是騰訊的股東組成變化,騰訊草創初期,IDG及電訊盈科各占二○%股權,這兩家公司各以二二○美元入股騰訊,此時馬化騰跟他的團隊占騰訊六○%,到了○一年,因為科技泡沫襲擊,電訊盈科以一二六○萬美元將手上二○%騰訊賣給南非MIH(米拉德國際公司),此後MIH又收購一三%的IDG手上騰訊股權,二○○二年六月馬化騰的團隊又將一三.五%股權出售給MIH,此時騰訊的股權結構變成馬化騰團隊占四六.三%,MIH四六.五%,IDG占七.二%。
○三年六月,馬化騰把IDG剩下七.二%股權買回,並從MIH買回少數股權,完成在IPO前,創業團隊與MIH各持五○%股權的協議。到了○四年騰訊IPO發行四.二億股的公眾股,十二個自然人股東及MIH占騰訊股權降為三七.五%,到今天為止,MIH就是Naspers Limited,馬化騰個人占八.七三%,張志東占六.一七%。
馬化騰創辦騰訊原來只是他跟張志東的嘗試,後來張志東到華南理工大學念碩士,兩人攜手創業,張志東是計算機天才,更是工作狂人,團隊後來加入曾李青、許晨曄等,但這個只花三千兩百萬美元就投資騰訊到底,到今天占有騰訊三分之一持股的南非媒體集團才是騰訊最大贏家。MIH集團是納斯普全資子公司,一三年MIH把全數投票權交給馬化騰,也就是說納斯普是騰訊最大股東,沒有投票權,而納斯普享受馬化騰團隊的經營成果。
一四年初騰訊的股價大漲到六四六港幣,騰訊先前已把一股拆成五股,這些年股價從一○四.五港幣漲到三三三港幣,騰訊現在反映線上遊戲的利潤,但是微信支付及微信等其他線上加值服務,可能為騰訊帶來更龐大利益。這些年騰訊的業績不斷勇往直前,一二年淨利一二七.八四億人民幣,一三年一五五.六三億人民幣,一四年再暴增到二三八.八八億人民幣,一五年達二九一.○八億人民幣,去年是四一○.九五億人民幣,最近騰訊即將公布半年報,業績預料將再度強勁成長。
電訊盈科一念之差 錯失港股大奇蹟
騰訊漲到三三三港幣,市值超過三兆港幣,這是香港股票市場首度有超過三兆港幣的超大型企業,但南非MIH在二○○○年前後,正當IDG、電訊盈科逐步退出,MIH卻有眼光拿下股權,這是不得了的大戰略,電訊盈科在二○○○年以一二六○萬美元賣掉騰訊二○%股權,假如這二○%股權放到現在都沒賣,單是這筆投資變成八千億港幣,電訊盈科今天仍是香港最大電信集團,市值約三四六.六億港幣,約四十四.五五億美元,如果現在仍是騰訊二○%的大股東,今天電訊盈科會成為香港大型企業,這一念之差,也決定了公司不同的命運。
因此,從九○年代迄今三十年歲月,這個世界誕生了不少超級企業,很多人都躬逢其盛,但是能像大立光那對老夫妻把四百萬元變成四百億元,或是亞馬遜大股東艾伯格,或是南非納斯普,甚至像軟銀孫正義那樣,具有超強眼光,而且能緊抱持股不賣,這是曠世投資的佳作,是投資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