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年輕人在篩選工作內容時,最常碰到的問題是,這個工作和他的期待不相符合,不是理想工作,可是這些工作內容是普遍存在業界,好像沒得挑;若是硬要挑,根本沒工作可以做。這時唯一的辦法是,接受它,並愛上它。
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固然要快速卡位,不要待業太久,但仍要掌握一些原則謹慎挑選,而不是心存有工作就好,隨隨便便進入一家企業裡。
其中要掌握的一個重點是慎選工作內容,這比職務名稱、職位階層都來得重要。上網找工作時,刊登職缺裡的工作內容務必要仔細研讀;面試時,也一定要問清楚工作內容,避免認知誤差、期待落空。
接受討厭的工作內容
Bruce自法律系畢業,考進銀行當法務人員。他原來以為法務人員只負責撰寫合約與訴訟書狀,這和他的所學與志趣相符,便開開心心的報到上班。等到進入銀行後,才發現工作內容不是他所想的,他主要是負責呆帳與卡債的催討。問題是,他並不喜歡每天追債,這和他唸法律系的初衷相牴觸,工作得很不快樂。
做了三個月,Bruce忍受不了每天窮兇惡極的追討債務,覺得自己跟黑道沒兩樣,便毅然而然離職,到一般企業擔任法務人員。公司裡只有他一名法務人員,凡與法律沾點邊的事務都要處理,剛開始他還樂在其中,因為有太多實務問題是他在學校碰不到的,經驗寶貴。可是慢慢的,有些他認為「不歸他法務範圍」的工作一一掉到他的肩上,比如向用戶求償索賠,而這些用戶中有些是社會弱勢,他狠不下心提告,讓他心力交瘁,很不想上班。
Bruce的心理障礙是:他只想做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內容,比如寫合約與訴訟書狀,可是這樣的工作通常是保留給資深的法務人員,像他這樣的菜鳥勢必得從他認為狗屁倒灶的鳥事開始做起,比如稽核客戶、追討債務、索賠求償等,這雖然和他在法律系所學有些距離,卻是業界的用人慣例,不是Bruce可以改變的。
至此,Bruce只能硬著頭皮接納這些工作內容,否則他連第一步都無法起步,更遑論一路爬到做他想做的事。
技術門檻高,學習動力強
挑選工作內容的第一個原則是,認清現實與理想是有落差的,第二個原則是,挑選有技術要求、專業門檻的工作。
一般人文與商管畢業生最愛應徵的白領職務,如行政助理、業務助理、總務人員、秘書……等,都屬於庶務性工作,需要的技術門檻低、知識含量少,用人條件偏向人格特質要求,比如細心謹慎、負責任、吃苦耐勞等。這類工作會將人訓練得能幹勤快,較不會受到拔擢重用,加薪幅度小。
其他工作如公關、企畫、財會、編輯等,雖具有專業門檻,但門檻也不夠高,從經常接受非相關科系背景的畢業生進入即可見一班。在很多小公司裡,這些職務很容易做成行政庶務,將專業門檻拉低,這是很多社會新鮮人要自我提醒之處。
為了能勝任高專業或高技術的工作,一定會投資在進修上,墊高知識含量、加強工作技能,長久累積下來的技能知識就是競爭力,是別人無可取代的。
愈難的工作,愈要去搶著做
第三個原則是,挑選難度高的工作內容,倍增專業能力,擴大視野格局。不論是20幾歲30幾歲,工作需要的能力門檻一定要比自己目前的能力再高一些,讓自己有些壓力,勉力完成,這是快速磨利自己這把刀的方法。挑選自己能力應付得來的工作內容,久了這把刀一定鈍掉,很快將被職場淘汰。
比如同樣是展覽公司,有些是到國外參展,必須英語好,能應付在國外陌生環境的各種突發狀況,這比在國內熟悉環境做危機處理上困難;即使在國內,針對企業客戶舉辦的專業性展覽,必須展現出國際水準,難度比一般消費性展覽高。
20幾歲挑選工作內容時,學習空間的大小是最重要的準則,將自己的適應範圍拉寬,彎腰接受低階工作,抬頭拉高品質標準,能屈能伸,未來將無限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