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個人生活是私領域,但在科技業,個人資料卻是企業眼中的珍寶,每家企業無不努力蒐集這些資料,轉化為對公司有利的應用。
對消費者來說,有時得提供一些資料,才能使用吸引人的個人化服務,但這並不代表消費者只能被動地被當成資料肥羊。隱私專家提供了幾個方法,讓我們能保護自己不陷入無止盡的資料蒐集漩渦中。
細讀隱私權政策。以信箱清理服務提供商Unroll.me為例,該公司免費讓用戶能快速取消訂閱電子報,但也會掃描用戶信箱中的信件,並將資料賣給第三方企業。Unroll.me公開在隱私權政策中指出:「我們可能會以任何目的蒐集、使用、轉讓、販賣並公開無法辨識個人身份的資料…資料也會用於打造不記名的市場研究產品和服務。」
紐約時報資訊安全主管珊德維肯表示,即便Unroll.me表明可能把用戶資料挪作他用,許多人仍表示對此一無所知,顯示這些人很少費心去看包含隱私權在內的服務條款。
登入新的App或網頁工具時,通常都會要求使用者同意服務條款。若想避免資料遭濫用,記得逐條仔細閱讀,尤其是隱私政策。若文中提到資料可能會被分享,而分享方式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就別使用...
看原文:https://goo.gl/5RXGr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