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航太產業龍頭─漢翔航空抱著攻佔全球市場的決心,打造工業4.0工廠、重視員工語言能力,促成產業升級。
文/賴亭宇
當企業面臨全球化競爭,最大的困境同時也是決勝的關鍵就是「人才」。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理事長暨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陳超明在2014年提出了「語言管理」論述及具體做法,強調國際化人才培育對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性,這也是企業決策者需要關注的核心價值。
「語言管理」議題近幾年在人資圈廣受討論, 日前它更首度受到企業主的重視,台灣航太產業龍頭──漢翔航空,由董事長廖榮鑫親自邀請陳超明進入漢翔總部,為數十位高階主管、一級主管、採購、業務、專案代表及外派人員主管進行「企業國際人才與語言管理」演說。廖榮鑫表示,「航太工業要是不國際化,根本是無法生存的!」
從戰鬥機起家 規格品質傲視國際
走進漢翔航空的工業4.0示範工廠,偌大的廠區一塵不染,這裡是生產著波音(Boeing)、空巴(Airbus)、奇異(GE)、勞斯萊斯(Rolls-Royce)等世界知名運輸器引擎零件的工廠。每天在天空中飛的飛機,有九成的零件都來自位於中台灣的漢翔,而一輛波音747的零件數量可高達450萬個,但在廠內繞了一圈,卻只遇到兩三名員工。因為這裡舉凡機台運作、製程安排、組裝進度、溫溼度控制,乃至於每台機器的生產力規畫、甚至每位員工的KPI管理,都由一套即時監控系統來自動控制。
「這套系統完全由漢翔內部自己架設。」力推智慧製造的廖榮鑫表示,「我們設計成中英雙語介面,這樣工程人員和國外客戶溝通時,才不容易產生問題。」從過去為台灣政府設計生產IDF經國號戰機,到今天接的是國外大廠的客機訂單,這一切靠的不僅是累積40餘年的技術能量,還有漢翔從上到下攻佔全球市場的決心;而在人才的銜接和培育上,漢翔也下足了功夫。
廖榮鑫表示,航太是高度國際化、高認證門檻的產業,漢翔擁有近千項特殊製程的國際認證,重視員工的語言能力,才有辦法和全世界做生意。目前漢翔航空不僅採取多益英語測驗(TOEIC)作為招募標準,今年也特別邀請倡導「語言管理」概念的陳超明和同仁一起探討人才的語言能力管理策略,同時診斷漢翔公司的國際化環境。
針對漢翔航空的現況,陳超明認為,像是漢翔以TOEIC成績作為招募標準,網站、智慧監控系統等也都已有雙語介面,就是很好的開始;接下來建議email、會議紀錄等公司內部溝通也都要漸漸以英語為主、中文為輔;而國外客戶會議則更要以英語進行為目標。此外,他也建議在副總層級設立跨部門推動國際化事務的專責單位。陳超明強調,全球化人才不是只要懂語言就夠了,還得要有國際溝通能力、跨文化認知能力,在國際職場上才能運作無礙。
漢翔航空物料處處長莊秀美也表示,雖然針對原物料的採購管理職務,已設定TOEIC 750分以上的招募條件,但在實際面談和訓練中發現,英文能力在工作上要達到流利無誤,得要TOEIC 900分才夠,「畢竟我們一對國外下單就是好幾千萬、好幾個億,完全馬虎不得。」
管理語言人才資本 促成產業升級
事實上,漢翔的職缺向來難搶,「我們今年有400個工程師職缺。」廖榮鑫說,之前漢翔開放徵才時,是以兩千多人搶170個職缺的熱門程度,「畢竟我們是生產製造波音、空巴的公司,對於工程師來說是一種榮耀、成就感。」此外,航太產業相對而言專案時間長而穩定,薪資待遇自然也較不易受到市場影響波動,「我們每年年終至少都有五個月。」相信也是吸引人才的主因之一。
廖榮鑫強調,漢翔的國際化目標不僅限於公司內部,還希望帶動整體產業鏈的升級轉型。去年,他便主導籌組「台灣航太產業A-team 4.0聯盟」,串連台灣航太產業上下游近300家廠商;漢翔內部遴選出負責A-team業務的員工,都是英語能力特別出眾的,「才能帶領眾人打世界盃!」
而在產學接軌上,漢翔也積極和各大專校院的相關科系合作,舉辦研討會、實作競賽,提供獎學金、企業講師、企業實習與優先錄用等機會,「我們要在學生裡面尋找漢翔未來的總經理、董事長!」漢翔航空副總杜旭純也補充,不久後將有全台中的高中職校長組團前來參訪工業4.0,一起讓航太教育向下扎根!
About漢翔航空
成立:1946年
董事長:廖榮鑫
專營:飛機、航空器與引擎的製造、維修、工業技術服務
成績:2016年營收新台幣273億元、稅前淨利約26億元、EPS 2.29元,均創下新高
漢翔航空的語言管理策略! 以TOEIC為招募門檻
750分以上:採購管理
700分以上:飛行控制
650分以上:專案管理師、附件/裝配/維修試車工程師
(資料來源/漢翔航空)
本文選自《English Career》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