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每年舉行軍事「萬安演習」,卻從沒想過要進行「經濟兵推」和「金融兵推」。以台灣與中國將近一半的貿易相關度,現在不做兵推演習,根本是鴕鳥心態。
台灣六十年沒發生戰爭,但每年還在做軍事的「萬安演習」,沒有一個台灣人認為這是神經病。但是,倘若政府來做一場公開的「經濟萬安演習」或「金融萬安演習」,恐怕許多人會認為那是神經病的行為,包括政府官員和企業家。
事實上,我甚至懷疑在所謂「民主化」以來,歷屆政府曾經、即使是祕密地,做過任何認真的經濟兵推和金融兵推——假設台灣面臨瞬間大範圍、高撞擊的經濟危機、貨幣危機,該如何提前偵測到指標?如何應對?如何防禦?如何復原?
這是中央銀行、公股銀行、金管會、經濟部、國發會、國安會、國防部的集體失職。這樣的責備對不對?我們只要問自己兩個問題:萬分之一機率的彩券,你是否也在買?為了千分之一的戰爭可能性,每年舉辦萬安演習,值得嗎?
經濟兵推和金融兵推不用花錢,不做或沒想到該做,原因只有兩個:自欺的鴕鳥心態,以及不敢面對現實、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推諉習慣。當然,這裡主要是指來自台灣的大熊鄰居——中國的經濟形勢。該做這兩種推演的「領先指標」已經充斥;全球所看到的房產、金融、股市、私企的危機,其實一句話就說完了:今天連習近平都不知道衍生債務有多少?錢窟在哪裡?術語叫作「流動性的系統危機」。
這也不稀奇,就像○八年時,美國政府也不知道錢在哪裡,只能再印鈔票解燃眉之急,飲鴆止渴惡化了國內的信用危機,蔓延到境外,就成全球金融危機。
問題是,中國的經濟體質、迴轉能力可能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當下被政治強力摀住的經濟和金融系統性危機,若不幸在中共十九大前後內爆,以台灣將近一半(甚至遠超)的貿易相關度、台商在中國的投資數千億、甚至近兆美元的事實,政府現在不做兵推演習,難道打算讓企業「大難來時各自飛」?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