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避險功能現今已明顯弱化,因此巴菲特稱為「金甲蟲」。股神認為黃金非具生產力的資產,很難再看到多頭行情。
其實,不管一九九一還是二○一七,黃金都沒有投資價值。在投資界,做黃金投資的暱稱為「金甲蟲」,其實是愚人金。這是讀巴菲特《二○一二年致股東的信》心得之一。
大師的說法比較客氣,他用黃金來代表「沒有生產力的資產」。巴菲特認為人類幾千年來累積開採的黃金總價值在九兆多美元,同樣的錢可以買下美國所有糧食農地,再加上蘋果、高盛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權(原文是用當時最賺錢的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為例)。試想,金閃閃的黃金,五千年前那麼多,現在這麼多,五千年後還是那麼多,人類只是費盡心思從地底挖出來,很大一步分又被藏到地下的保險箱保險庫去了。可是第二類的農地加上市公司就不一樣,可以源源不斷產出養活人的糧食,滿足各種需求,在過程中創造就業機會、創造財富。
同一份報告裡,把資產分成三類,除了沒生產力的黃金之外,一類是注定被通貨膨脹打敗的短期票券這種類似現金的品種,就是上一期談到的存款;另外一類是巴老最愛的有生產力資產,企業(他的邏輯是投資企業,不是投資股票)、農場、不動產。
黃金沒有投資價值,但是有操作機會。
巴菲特的時間尺度太長,一般人不容易跟上,已逝的投資策略大師巴頓.畢格斯,在《華爾街刺蝟投資客》的品評比較中肯。大方向與巴菲特相同,認為黃金是沒有產出的品種,可是在特殊時段有避險功能,就是恐慌、戰爭、大通膨。第一次大行情從美國總統尼克森片面解除黃金作為貨幣儲備開始,加上七○年代中東石油危機啟動的大通膨,創造出二十倍漲幅的行情。第二次是本世紀初,從網通泡沫到次貸泡沫的八倍行情。逮到這兩次機會,下手夠重,也可以獲得財務自由。吾生也晚,沒看到八百元那次,二○○○年這波,身邊兩位朋友下手了,估計沒投多少,純粹留個紀錄。但是那犀利的慧眼,還是讓他們提早退休,正確講是比別人早展開第二人生,不用為五斗米折腰,不用計較勞保給付的替代率。
個人認為,黃金未來的操作機會也在降低,甚至比大陸A股十年一漲還低。以畢格斯的觀點來看,三個推動金價上漲的力量都有質變。戰爭是最明顯的,二戰之後的國際局勢是人類史上少見的太平,過去七十年死在戰火的人數遠少於死在犯罪者,大多數的衝突都屬於新聞事件而非歷史。通膨的議題被炒爛了,簡單講,現代央行的制度跟核子嚇阻一樣,似乎有很多問題,但是有效,要再發生百年前德國那種通膨的機率也不高。只剩下恐慌,畢竟這存在DNA,去除不了。
三者去其二,內心還有憂慮的話,去找其他避險管道,應該不難找到比黃金更堅實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