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的創意事業可說是蓬勃發展,但仍缺乏品牌化等專業機能的互補機制。台灣想要從設計創意到成為知名的風潮品牌,路途還很遙遠。
二○一七年文博會剛舉辦完,台灣創意產業面臨的挑戰逐漸清楚浮現:近四年提供就業數雖有八.七%成長,但產值只增加二.一%,占GDP五%。比重未增長,每人產值停滯,出口比率低於一○% ,九成以上產值仍只靠內銷。
觀察近年創意事業動態,可以說年輕創意尚蓬勃萌發,但互補性商業媒合平台卻不夠完整。創意事業發展,為社會持續產出更多美好生活甜度,但需要有互補機制。
像是經營method inc.的山田遊這種角色,竭盡全力支援生產美好事物的設計師們,成為他們身後的助力,透過提供設計、製作技術與銷售市場間的觀察、建議,以及商店定位與企畫、品牌形象概念等工作,陪伴設計師們一同向前邁進。
仔細評估,島內近年來雖有些如茶籽堂、遊山茶訪等傳代老事業重生成新潮品牌浮現。但是整體來看,創意產業鏈中下游很缺「選品師」(如山田遊)及「品牌化」(如中川淳)等專業機能的協力。
中川淳是「中川政七商店」這家原鄉企業的第十三代傳人,他也是一手將來自奈良的庄腳小店,成功開在東京表參道HILLS的創意工藝事業CEO。
中川政七是日本雜貨店的代表性品牌,創始於一七一六年,去年是它成立的第三百周年,如今它在全日本擁有二十五家分店,年營業額超過四十六億日圓。
為了增加中川政七分店的商品組合豐富度,中川淳近年投入日本各地「原鄉創意雜貨品牌」的輔導,將自身經驗值「如何使原鄉地方品牌潮化」等壓箱底心法與實務操作方略,一五一十地全盤獻上。
除了顧問業務創收外,更重要的是讓中川政七流通體系內的商品組合產生豐富化綜效。將他所輔導過的日本各地方性工藝創意事業,和中川政七的商品共同齊聚一堂的店家「大日本市」,幾年前在伊勢丹新宿店五樓開幕。對中川政七商店而言,此舉是邁向 「找回日本傳統工藝活力」願景的一大步。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 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