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科技公司SpaceX於3月底首度使用回收火箭成功將一顆商業衛星送入軌道,並順利重新回收這枚火箭發射器,寫下人類航太史新篇章。火箭推進器能回收循環再利用,有助大幅降低衛星發射以及任何航太任務的成本,人類遨遊太空的夢想也因此往前一步。
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曾在2016年4月執行國際太空站的補給任務,重新回收後,在當地時間3月30日傍晚6時27分從美國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把盧森堡SES衛星公司的一枚通訊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火箭發射後不久,推進器的主體與火箭其它部分分離,降落在一個海上平台。
SpaceX執行長穆斯克當日親臨發射場,見證整個發射和回收過程,他說:「這是人類太空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這不僅是SpaceX,而且也是整個航太業的大喜之日,證明有些事情是辦得到的,儘管先前許多人都說不可能。」
穆斯克指出,整個行動的努力目標,是讓火箭的零件就像汽車、飛機或自行車一樣,可多次使用。目前,造價高達數百萬美元的火箭零件,每次發射後就丟棄,而獵鷹9號火箭的推進器主體,占整個發射成本的三分之二,是火箭中最昂貴的部分。推進器若能回收循環再使用,未來可望大幅降低航空器的發射成本。SpaceX的目標是讓每台推進器都能重覆使用10至15次。
利用回收火箭能大幅省下發射成本,這也是SpaceX能與其他同業競爭的殺手鐧。SpaceX總裁兼營運長夏特威爾(Gwynne Shotwell)在一場會議中表示,SpaceX重複使用獵鷹9號火箭完成衛星發射任務,與重新打造一枚火箭相比,成本減少一半以上。
理論上獵鷹9號進行一趟任務的5,400萬美元的成本中,燃料費僅20萬美元,所以若能回收再使用,成本自然大大降低。然而根據航太業內專家說法,從本質上來說,想節約成本是要火箭發射頻率達到一定數量後才有意義。
以歐洲為例,該區各國一年發射的火箭幾乎以個位數計,就算使用可回收火箭,但使用頻率不夠,營運與維護成本占火箭發射總費用的比率仍高,因此回收火箭並不會削減太多成本,只是略微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