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二次電池新應用市場,將在10年後達到千億美元的規模;在中國政府大力支持下,未來中國廠商的影響力將超越日、韓大廠,反思台灣應為二次電池產業注入能量。
從新型電動汽車/巴士/機車產業到高效能電池儲供電系統,對二次電池能源的龐大需求,其高單價特性,高資本投資風險,重量能量密度的不斷提升,及每千瓦小時價格的不斷下降,在在顯示其與儲存記憶半導體、面板顯示器、太陽能產業的相似之處,而二次電池能源市場潛在規模,遠超過上述產業。
筆者預估二○二六年,全電動車將占全球汽車市場達一三%(在二一年占五%), 每千瓦小時的二次電池單元成本,將降為八十美元(目前除了特斯拉/松下已降到二百美元以下, 其他電動車/電池公司都還在二百美元以上掙扎), 平均每輛電動車將安裝九五千瓦小時(kWh)或更高的二次電池, 較目前數量倍增;充足電的續航力將有五百公里以上,每公斤二次電池的瓦小時電能也將倍增,快速充電也將更有效率。再加上電動巴士/機車,和高效能電池儲供電系統對電池的需求,全球二次電池新應用市場將比現在成長二十倍,以每年三成以上的複合成長率, 於二六年達到千億美元的規模。
目前特斯拉和松下在美國內華達州興建的超級二次電池廠, 其產品重量、能量密度、尖端技術、量產規模及成本競爭力,明顯領先同業一到二年以上,而樂金化學在技術上緊追於後,並與多家美國、歐洲汽車集團合作,但產能明顯落後。
因中國政府大力補貼本地二次電池產業(排除日韓電池芯補貼),並取消市場多項電池科技的專利,讓比亞迪(「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持有八.二五%)、寧德(CATL)、天津力神和多家廠商快速成長,若未來中國廠商提前整合,其影響力將遠勝於日、韓大廠,甚至在五年內,中國廠商的產能可能超過特斯拉和松下的組合。
筆者認為未來幾年,寧德將輕易超越比亞迪,因比亞迪電池的產能、技術、成本競爭力,將受限於其電動車事業的市場分額和競爭力。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