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全球猶如教育改革的文藝復興,芬蘭也不例外。近年來,PISA成績屢屢被亞洲國家超越,國內改革聲浪不斷。去年,芬蘭宣布全面推行新的教育綱領,但目標絕不是提高學科成績,而是培養符合時代的能力。
新教綱的目標是培養「七大跨界能力」,包括思考與學習能力,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文化識讀、互動與表達能力,多元識讀,數位科技應用的能力,適應未來世界職場與創業精神,參與和影響力,建立永續共存的未來。
放眼國際,各國主要採取的教育方針,包括標準化,和透過測驗來檢驗學習成果,相對於這樣的模式,芬蘭反而更強調多元和彈性,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培養孩子多元的跨界能力,最終極目標,即是成為一個好公民,並且能終身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
攝影 │Joni Alhonen
過去五年,隨著全球科技的迅速崛起,網路資訊發達,全球猶如教育改革的文藝復興,不少火花在各處延燒,零星的特色學校不少,但很少會像芬蘭這樣領先,動員整個國家、從全新教綱、嶄新教法,強調學習的意義與價值,真正培養孩子21世紀重要的能力。
2016年11月底,《未來Family》的採訪團隊來到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這是全世界緯度第二高的首都。此時,雖不是最冷的時節,但是每天早上9點,天才開始亮,下午3點以後,天就黑了,一天的時間感覺變得好短,可以工作的時間似乎縮短不少。北國的冬天寒冷且漫長,這時不禁懷疑,這裡就是人民平均所得高達42,195美元,甚至高於德國、法國的國家?
不過,即使天氣寒冷,也不改芬蘭人的本色。在芬蘭有句諺語:「沒有壞的天氣,只有穿錯的衣服。」可見芬蘭人務實的精神,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不斷調整自己。以地理位置來說,芬蘭是個相對弱小的國家,曾被瑞典統治六百年,也被俄國統治過一百年,生存在東西強權的夾縫中,迫使芬蘭人學會接受現實,掌握眼前可能稍縱即逝的契機。
採訪團隊到達時,正逢芬蘭國慶前夕,在國慶當天,傳統上芬蘭家庭會在窗口點上蠟燭,這個習俗起源於獨立前夕,芬蘭人集中在森林裡點蠟燭,避免俄國轟炸大城市。國慶前夕,學校則是歡樂的氣氛,許多孩子穿上正式小禮服,參加學校辦的國慶茶會。初中生的家政課,學生練習製作豬肉料理大餐,可以在國慶日家庭聚會上大顯身手。
史上第一本由芬蘭語撰寫的小說《七兄弟》,1870年由基維(Aleksis Kivi)所著,講述一對兄弟如何明白「識字」是獲致幸福人生的關鍵。這本書問世後,「閱讀識字」逐漸成為芬蘭文化的重要部分,教育成為建構文明社會與國家的主要策略。
至今,教育一直是芬蘭全民關注的焦點。前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奈雅米(Hannele Niemi)在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時曾說,「你問任何一個芬蘭人,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是什麼?答案清一色是『教育』,但你問他們,芬蘭最需要檢討改進的是什麼?答案也幾乎是『教育』。」
過去五年,隨著全球科技的迅速崛起,網路資訊發達,全球猶如教育改革的文藝復興,不少火花在各處延燒,零星的特色學校不少,但很少會像芬蘭這樣領先,動員整個國家、從全新教綱、嶄新教法,強調學習的意義與價值,真正培養孩子21世紀重要的能力。
2016年11月底,《未來Family》的採訪團隊來到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這是全世界緯度第二高的首都。此時,雖不是最冷的時節,但是每天早上9點,天才開始亮,下午3點以後,天就黑了,一天的時間感覺變得好短,可以工作的時間似乎縮短不少。北國的冬天寒冷且漫長,這時不禁懷疑,這裡就是人民平均所得高達42,195美元,甚至高於德國、法國的國家?
不過,即使天氣寒冷,也不改芬蘭人的本色。在芬蘭有句諺語:「沒有壞的天氣,只有穿錯的衣服。」可見芬蘭人務實的精神,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不斷調整自己。以地理位置來說,芬蘭是個相對弱小的國家,曾被瑞典統治六百年,也被俄國統治過一百年,生存在東西強權的夾縫中,迫使芬蘭人學會接受現實,掌握眼前可能稍縱即逝的契機。
採訪團隊到達時,正逢芬蘭國慶前夕,在國慶當天,傳統上芬蘭家庭會在窗口點上蠟燭,這個習俗起源於獨立前夕,芬蘭人集中在森林裡點蠟燭,避免俄國轟炸大城市。國慶前夕,學校則是歡樂的氣氛,許多孩子穿上正式小禮服,參加學校辦的國慶茶會。初中生的家政課,學生練習製作豬肉料理大餐,可以在國慶日家庭聚會上大顯身手。
史上第一本由芬蘭語撰寫的小說《七兄弟》,1870年由基維(Aleksis Kivi)所著,講述一對兄弟如何明白「識字」是獲致幸福人生的關鍵。這本書問世後,「閱讀識字」逐漸成為芬蘭文化的重要部分,教育成為建構文明社會與國家的主要策略。
至今,教育一直是芬蘭全民關注的焦點。前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奈雅米(Hannele Niemi)在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時曾說,「你問任何一個芬蘭人,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是什麼?答案清一色是『教育』,但你問他們,芬蘭最需要檢討改進的是什麼?答案也幾乎是『教育』。」
每十年固定教改,不受政黨輪替影響
很難想像,如今教育領先全球的芬蘭,早先也曾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四十多年前,當時的資源極其有限,芬蘭政府集中投入教育,推行教育改革。芬蘭教育委員會(Finland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就在當時成立,負責全國的教育綱領與方向,成為教改的重要推手,更重要的是,每十年重新審視教綱與政策,不受政黨輪替而更換。
2000年,芬蘭在國際能力評量PISA中一戰成名,芬蘭15歲的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上,領先全球,並且成為全世界教育落差最小的國家。很多人好奇,芬蘭學生7歲才入小學,比起一般國家晚,在校的授課時數偏短,沒有家庭作業,甚至沒有考試,嚴禁排名,為什麼學習成績能夠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芬蘭教育完全沒有對學校與老師的評比,更沒有督學制度。
「想認識芬蘭教育,或許可以從我們的人文特色了解起……」身穿西裝,面容慈祥像個大學老教授,芬蘭教育委員會顧問帕金(Leo Pahkin)這麼說起。他笑著說,愛沙尼亞人稱我們為poro,就是芬蘭語馴鹿的意思,他認為這個比喻蠻精準的。
「在芬蘭,馴鹿是半豢養、半野生的,這很像芬蘭人,一方面被高度馴化、一方面又熱愛自由野放的民族。某種程度,也解釋了我們對教育的態度。」
芬蘭教育體系高度分權,中央只提供國家課綱的方向與標準架構,各個學校可以因地制宜。最重要的,是以「信任」為基礎,沒有「評比制度」。「芬蘭人相信,當一個人擁有更多的自主與自由,他會願意負擔更多的責任。」帕金這麼說。
能力比分數更重要
過去五年,全球猶如進入教改的文藝復興時代,芬蘭也不例外。近年來,PISA國際評量成績屢屢被亞洲國家超越,國內改革聲浪不斷。2016年,芬蘭宣布全面推行新的教綱,但目標絕不是提高學科成績,而是培養符合時代的能力。
芬蘭教改絕不只是口號,採訪團隊所到的每一所學校,在進門最明顯的地方,都掛著一張七彩的圓形圖,代表著七大「跨界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包括思考與學習能力,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文化識讀、互動與表達能力,多元識讀,數位科技應用的能力,適應未來世界職場與創業精神,參與和影響力,建立永續共存的未來。
在採訪過程中,無論是教育官員、校長或老師,大家不約而同,談的不是學生的課業分數,而是強調「能力」,尤其是因應世界潮流,學生在21世紀應該具備的能力。
「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時代,一個16歲的孩子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也就是在九年一貫教育結束後,學校到底教了什麼?」教育文化部官員維蒂海妮(Sanna Vahtivuori-Hanninen)指出。
今日的知識與資訊隨處可見,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如何運用。「目前學校面臨兩難(Dilemma of School),過去在學校最容易教導和測驗的知識,現在通通被數位、自動化、外包所取代。」帕金分析。
「我為什麼要上學?學校教的到底對我以後有什麼幫助?這是很多孩子問我的問題。」赫爾辛基教育局初級教育負責人瑪妮恩(Marjo Kyllonen)對記者說。
過去,上學是芬蘭孩子的第一個選項,現在可能變成第五、第六順位,帕金認為,學校要更有趣,讓學生更有參與感。
提倡跨領域「主題式教學」
2016年芬蘭公布新教綱的方向,主要核心就是強調以學生為主的教育,並且提升老師與建立互動合作的校園文化。教育專家認為,跨領域的「主題式學習法」(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是提升學生興趣,並且增加學生合作、溝通、表達等能力,也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教學方式。
「主題式教學」,就是在授課過程中融合不同學科的知識,例如以「歐盟」、「全球氣候變遷」等作為學習主題,課程內容可涵蓋語言、歷史、政治及地理等不同學科。
芬蘭學校從去年9月開始,每年至少要有一段時間做主題式教學,但實際時間的長短和內容,則由各校決定。
主題式教學的概念在芬蘭不算新,很多學校很早就開始發展,例如赫爾辛基的雷東小學(Ressu),12年前就開始進行「主題式教學」。也有學校這學年才開始啟動,例如岡尼斯坦(Kauniaisten)中學。預計今年4月開始,為期一週。其中一門課,將原來有的越野滑雪營隊擴大,體育老師和生物老師合作,讓學生在野地中學習。
芬蘭教改的特色,從來不是一個口號、一個動作,而是由校方自主發展。在教改前兩年,教育委員會大量徵詢教育專家、校長、老師和家長的意見,也因此,每到一個學校,不止校長,老師們對教改方向與內容都瞭若指掌。「即使教委會公布新的課綱方向,但是真正的改變,從來都是由下而上,才能發揮最佳效果,老師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自行決定和設計課程。」史代納學校(Steiner School)校長Filip Hayrynen分析。
在這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老師的熱忱與投入。慶祝今年芬蘭建國100週年,由民間推動的「芬蘭一百」(Finnish 100),在全國選出100個芬蘭創新教學方式,大部分都由老師主動開發與設計。
其中之一的「冒險遊戲教學法」(Adventure Pedagogy),是由美術老師瑪尼恩(Teppo Manninen)和他同事一起研發的,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課程,例如「設計自己的城市」,讓學生從畫畫、建築、城市規劃(建立城市的交通系統)做起。他也設計「歷史遊戲」,讓孩子在中古時代選擇角色扮演,從故事中學習歷史。
在芬蘭最悠久的城市土庫,小學教師阿凌(Sirkku Alin)帶領小朋友設計平板遊戲,孩子自己設計與創造遊戲的角色,透過遊戲讓孩子學習多元識讀和數位能力。如果成效不錯,還可以推廣到其他學校。
讓孩子愛上學是教改最終目標
「芬蘭式的思惟方式不是去增加孩子課業上的壓力,而是想辦法讓學校變得更有趣,更生活化!啟發孩子主動學習,喜歡上學也是芬蘭教育政策的目標。」知名芬蘭教育學者薩爾博格(Pasi Sahlberg)博士說。
帕金分享,放眼國際,各國主要採取的教育方針,包括標準化,和透過測驗來檢驗學習成果,相對於這樣的模式,芬蘭反而更強調多元和彈性,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現代教育之所以要培養孩子多元的跨界能力,其實最終極目標,即是成為一個好公民。並且能終身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
很難想像,如今教育領先全球的芬蘭,早先也曾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四十多年前,當時的資源極其有限,芬蘭政府集中投入教育,推行教育改革。芬蘭教育委員會(Finland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就在當時成立,負責全國的教育綱領與方向,成為教改的重要推手,更重要的是,每十年重新審視教綱與政策,不受政黨輪替而更換。
2000年,芬蘭在國際能力評量PISA中一戰成名,芬蘭15歲的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上,領先全球,並且成為全世界教育落差最小的國家。很多人好奇,芬蘭學生7歲才入小學,比起一般國家晚,在校的授課時數偏短,沒有家庭作業,甚至沒有考試,嚴禁排名,為什麼學習成績能夠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芬蘭教育完全沒有對學校與老師的評比,更沒有督學制度。
「想認識芬蘭教育,或許可以從我們的人文特色了解起……」身穿西裝,面容慈祥像個大學老教授,芬蘭教育委員會顧問帕金(Leo Pahkin)這麼說起。他笑著說,愛沙尼亞人稱我們為poro,就是芬蘭語馴鹿的意思,他認為這個比喻蠻精準的。
「在芬蘭,馴鹿是半豢養、半野生的,這很像芬蘭人,一方面被高度馴化、一方面又熱愛自由野放的民族。某種程度,也解釋了我們對教育的態度。」
芬蘭教育體系高度分權,中央只提供國家課綱的方向與標準架構,各個學校可以因地制宜。最重要的,是以「信任」為基礎,沒有「評比制度」。「芬蘭人相信,當一個人擁有更多的自主與自由,他會願意負擔更多的責任。」帕金這麼說。
能力比分數更重要
過去五年,全球猶如進入教改的文藝復興時代,芬蘭也不例外。近年來,PISA國際評量成績屢屢被亞洲國家超越,國內改革聲浪不斷。2016年,芬蘭宣布全面推行新的教綱,但目標絕不是提高學科成績,而是培養符合時代的能力。
芬蘭教改絕不只是口號,採訪團隊所到的每一所學校,在進門最明顯的地方,都掛著一張七彩的圓形圖,代表著七大「跨界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包括思考與學習能力,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文化識讀、互動與表達能力,多元識讀,數位科技應用的能力,適應未來世界職場與創業精神,參與和影響力,建立永續共存的未來。
在採訪過程中,無論是教育官員、校長或老師,大家不約而同,談的不是學生的課業分數,而是強調「能力」,尤其是因應世界潮流,學生在21世紀應該具備的能力。
「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時代,一個16歲的孩子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也就是在九年一貫教育結束後,學校到底教了什麼?」教育文化部官員維蒂海妮(Sanna Vahtivuori-Hanninen)指出。
今日的知識與資訊隨處可見,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如何運用。「目前學校面臨兩難(Dilemma of School),過去在學校最容易教導和測驗的知識,現在通通被數位、自動化、外包所取代。」帕金分析。
「我為什麼要上學?學校教的到底對我以後有什麼幫助?這是很多孩子問我的問題。」赫爾辛基教育局初級教育負責人瑪妮恩(Marjo Kyllonen)對記者說。
過去,上學是芬蘭孩子的第一個選項,現在可能變成第五、第六順位,帕金認為,學校要更有趣,讓學生更有參與感。
提倡跨領域「主題式教學」
2016年芬蘭公布新教綱的方向,主要核心就是強調以學生為主的教育,並且提升老師與建立互動合作的校園文化。教育專家認為,跨領域的「主題式學習法」(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是提升學生興趣,並且增加學生合作、溝通、表達等能力,也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教學方式。
「主題式教學」,就是在授課過程中融合不同學科的知識,例如以「歐盟」、「全球氣候變遷」等作為學習主題,課程內容可涵蓋語言、歷史、政治及地理等不同學科。
芬蘭學校從去年9月開始,每年至少要有一段時間做主題式教學,但實際時間的長短和內容,則由各校決定。
主題式教學的概念在芬蘭不算新,很多學校很早就開始發展,例如赫爾辛基的雷東小學(Ressu),12年前就開始進行「主題式教學」。也有學校這學年才開始啟動,例如岡尼斯坦(Kauniaisten)中學。預計今年4月開始,為期一週。其中一門課,將原來有的越野滑雪營隊擴大,體育老師和生物老師合作,讓學生在野地中學習。
芬蘭教改的特色,從來不是一個口號、一個動作,而是由校方自主發展。在教改前兩年,教育委員會大量徵詢教育專家、校長、老師和家長的意見,也因此,每到一個學校,不止校長,老師們對教改方向與內容都瞭若指掌。「即使教委會公布新的課綱方向,但是真正的改變,從來都是由下而上,才能發揮最佳效果,老師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自行決定和設計課程。」史代納學校(Steiner School)校長Filip Hayrynen分析。
在這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老師的熱忱與投入。慶祝今年芬蘭建國100週年,由民間推動的「芬蘭一百」(Finnish 100),在全國選出100個芬蘭創新教學方式,大部分都由老師主動開發與設計。
其中之一的「冒險遊戲教學法」(Adventure Pedagogy),是由美術老師瑪尼恩(Teppo Manninen)和他同事一起研發的,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課程,例如「設計自己的城市」,讓學生從畫畫、建築、城市規劃(建立城市的交通系統)做起。他也設計「歷史遊戲」,讓孩子在中古時代選擇角色扮演,從故事中學習歷史。
在芬蘭最悠久的城市土庫,小學教師阿凌(Sirkku Alin)帶領小朋友設計平板遊戲,孩子自己設計與創造遊戲的角色,透過遊戲讓孩子學習多元識讀和數位能力。如果成效不錯,還可以推廣到其他學校。
讓孩子愛上學是教改最終目標
「芬蘭式的思惟方式不是去增加孩子課業上的壓力,而是想辦法讓學校變得更有趣,更生活化!啟發孩子主動學習,喜歡上學也是芬蘭教育政策的目標。」知名芬蘭教育學者薩爾博格(Pasi Sahlberg)博士說。
帕金分享,放眼國際,各國主要採取的教育方針,包括標準化,和透過測驗來檢驗學習成果,相對於這樣的模式,芬蘭反而更強調多元和彈性,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現代教育之所以要培養孩子多元的跨界能力,其實最終極目標,即是成為一個好公民。並且能終身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