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際過敏症的人,比起共同點,對於不同點有更敏感的感受,把小小的不同過度放大成決定性的不同。於是走到哪裡都只能接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東西,會用「除了一百分之外通通都是零分」的嚴格基準來看待所有事情。
像這樣的特性,不只容易感覺到壓力與不安,也會容易產生一些狀況成為壓力與不安的原因,因而主動招來摩擦、對立、孤立。有時會將頑固誤認為強悍,但由於內心缺乏彈性,反而對壓力很脆弱。過度壓抑本意的行為,就像披著盔甲生活一樣,比能放輕鬆的人加倍疲勞。不信任他人,容易感覺不安,因此經常要注意對方的臉色而不敢稍有鬆懈。
由於對壓力與不安的忍耐性很弱,更容易侵蝕身心。永遠都感覺不適,大多時候無法有神清氣爽的感覺。慢性的壓力使自律神經失去平衡,對腸胃與循環系統產生影響,患上身心症的風險也升高。
並且,為了粉飾這樣的不愉快感,很容易對那些能帶來快樂與興奮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的行為上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喝酒與賭博。女性來說就是過食或購物,對性上癮的也很多。最近,沈迷於網路遊戲或刺激的影片,或是陷入與多數不特定對象發生性行為的案例也增加了。比起與特定的人談固定的戀愛或夫婦關係,那些露水姻緣的肉體關係有更輕鬆,更容易駕馭的一面,於是更加沈迷。
比起「大同」更在意「小異」
此種症狀的根源是什麼樣的認識偏差呢?
人際過敏症,就是把一些並不需要排除的東西都當成有害的異物,並且企圖拒絕或排除的狀態。所謂異物本來就是與自己無法相容的東西。有人際過敏症的人,比起共同點,對於不同點有更敏感的感受,把小小的不同過度放大成決定性的不同。於是走到哪裡都只能接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東西,會用「除了一百分之外通通都是零分」的嚴格基準來看待所有事情。
這樣的心,我們稱為二分法的認知或是兩極思考。有時候還會被理解成完美主義。保持完美是很困難的事。因為做不好的事情遠比做得順利的事情多得多。如此一來,就很容易跟「反正都會失敗」這樣的悲觀論調連結在一起。
當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認知跟悲觀的思考連結在一起時,人就容易陷入被稱為毀滅性思考的偏激且破壞性思考的陷阱之中。若是無法達成完美且理想的自我,就急著下結論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連存在的價值都沒有。如果只在意小異而非大同時,就連身處於得天獨厚的境遇中都會覺得是難以忍受的痛苦。這有時候還會導致自暴自棄的行為或自殺。
有人際過敏症的人,就算只是一點小小不同,也很容易在感情的天平上失去平衡,心情無法穩定。偏差也會變大。由於都不是對整體而是對很小的部分產生反應,因此有時候過度理想化,有時候過度失望而貶抑,兩者之間的落差太大。結果使人生的起伏也更激烈。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岡田尊司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