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創公司都還年輕,仍有許多不同的挑戰需要克服;而台灣商業及生活上存在嚴重的「無效率」,未嘗不是一個巨大市場機會!
我們的願景是成為下個偉大公司的最早投資人,因此我們積極在全球尋找具巨大潛力的創業團隊,一一年完成第一個項目Pinkoi後,我們在台灣也完成十五個天使投資,其中八○%在過去三年內完成,被科技媒體稱為台灣最活躍的天使基金。很多人問:台灣市場小,天使投資有機會嗎?我就以自身經驗,分享不同觀點。
從投資邏輯來看,天使投資最重要的就是投資人才。處於天使輪階段的創業團隊大都沒有產品,只有簡單的產品雛形或想法。因此,市場規模、技術、進入門檻都不是我們在意的事,而是能否投資到對的創業者。
對的創業者往往具備幾項特質:一、透過我們交友圈推薦的人,二、希望解決自己遇見的問題或原本就熟悉該領域的人,三、有多年經驗,並具備領導力,能夠建設團隊的人,四、有能力在目標產業定義不同遊戲規則的人。
一間偉大的公司通常需要八至十年的時間成長,相較於我們在中美的投資,台灣的公司都還年輕,還有很多不同的挑戰需要克服,但從我們自己投資的公司身上可以明顯看見,台灣有非常多商業及生活上的問題都存在嚴重的無效率 (inefficiency),同時代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雖然台灣有資金斷層的現象,但從我們的數據來看,台灣投資的公司拿到下一輪的比率超過五○%,如果不看今年剛投的五間公司,比率更達到八○%。因此對的團隊絕對能了解自己的機會跟挑戰,走出自己的路。
我建議台灣創業者多從商業本質去思考創業題目,別盲從國外創新模式,那些模式往往是因市場規模或資本的支持,才長成今天的樣貌。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