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顯然沒有說對;人類並未如他1798年的預言般,最終因數量過多而步向毀滅,反而受惠於創新與生產力提高,而得以在同樣的勞動力和資本下提高生產,餵飽自己。
例如拜先進的農業技術、機具與多產的植物品種所賜,現代農夫的生產力比一世紀前足足提高了五、六倍。問題在於,如今人類的生產力不太可能再以同等的腳步飛躍成長。
以下這些公認是促進生產力的因素:投資機械與設備,有助提升生產力與品質;教育與訓練,能提高勞工技能;新產品、科技、組織結構與工作規劃等創新因素,能提高效率;健康的創業環境與競爭,能催生更優秀的企業。
不幸的是,全球生產力成長可能永遠減緩。已開發經濟體的生產力成長率已滑落至每年不到1%,遠低於二戰後的3%至4%,也不如上世紀末的2%至2.5%。
同時,開發中經濟體也出現勞動力停滯或下滑的情形,生產力成長減緩已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適用於製造業密集經濟的計算方式,未能衡量服務與資訊密集科技帶來的生產力成長。新科技的潛能也要再過一段時間才會完全實現,現在就要判斷生產力能否持續成長恐怕言之過早。
然而,真正的問題其實更根本也更棘手:經濟已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而服務業的演進不像工業發展那麼簡單。教育和技術也不太可能像過去50年般突飛猛進。
許多「新技術」已被應用到極致。比起發現電力或碳氫化合物,水力壓裂法與再生能源不算大突破,還得在油價夠高的情況下才夠具效益。
此外,生技、資訊科技、金融等創新領域與生活、長壽與消費關聯性更高,在生產力上益處有限。而企業如今面臨的監管更嚴格,且遭遇集體訴訟的風險更高,做生意比以往更複雜、成本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