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聽說讀想」才有論述能力

「聽說讀想」才有論述能力

2016-10-20 16:59

寫作是作者呈現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既然是「產出」,勢必有「投入」。因此,先大量吸收別人的思想,透過讀、聽、想、說的整合,才有內容可以寫。

今年八月,我在《今周刊》專欄上談到「寫書練腦」,說明寫作這件事,有助於提升寫作者的論述能力及思考嚴謹程度。


有位讀者針對這篇文章提出若干疑問,例如,有許多中學生乃至於大學生在寫作時不知如何下筆,因此似乎難以發揮寫書練腦的功能。此一提問,十分值得我們進一步針對「寫作」做一些探討。


所謂「寫作」,不應只是讓紙上或電腦螢幕上出現文字而已,而是作者呈現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既然是「產出」,勢必有「投入」,若想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必須先大量吸收別人的思想,吸收整合後,才能寫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首先應強化的是「讀」,大量吸收別人想法的最基本途徑是閱讀。有些年輕人下筆艱難,主要原因之一是讀書少,或雖然讀過卻未能理解吸收,沒有想法,當然寫不出來。


再者,讀書也不能太集中於「一家之言」,因為如果所讀的文章或書,分析事理的角度及高度一致,彼此間毫無爭議,會造成閱讀者的想法很難突破書中所設定的思想框架,結果只能忠實引用,無法提出不同的觀點。因此讀書的方向應盡量廣博,在比對各方不同見解後,才有機會構思出與前人不同的主張。


其次是「聽」。想法不只是存在於書本上,尤其社會科學,很多人都會針對某一主題,提出不同的觀點。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態,隨時聽取各方意見,甚至主動請教,則這些意見就會快速使思想內涵更豐富而多元。如果沒有專心聆聽各方意見的習慣,「投入」就難免貧乏。


此外,吸收書本上及其他人的意見後,自己還必須設法理解、內化並整合出自己的想法,這是「想」。


將自己的想法略加整理出脈絡以後,要找機會講給其他人聽,並進而接受各方的提問、質疑或補充,使自己的論述更加完備,這是「說」。


經過這些「聽說讀想」的過程以後,才有內容可以「寫」。寫的時候,再不斷修改補充論述的推理及文字,久之「想」才可能更趨嚴謹周延。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與部屬共同成長
與部屬共同成長

2018-03-22

策略教師需要哪些知識基礎?
策略教師需要哪些知識基礎?

2018-01-18

樂見一流大學開始重視行銷
樂見一流大學開始重視行銷

2016-11-17

台灣的翻轉  早已是國外常態
台灣的翻轉 早已是國外常態

2016-09-22

經由購併來發展新事業
經由購併來發展新事業

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