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大到不能倒?——德銀預告全球金融業的窮途

大到不能倒?——德銀預告全球金融業的窮途

2016-10-06 11:23

德意志銀行遭美國司法部開出天價罰單,市場擔憂,將掀起歐洲版雷曼兄弟風暴。原因是這些年,歐洲央行祭出寬鬆救市,卻衝擊銀行經營環境,而這也是全球金融業的困境。

美國司法部有意在十一月總統大選前,把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簡稱德銀)、巴克萊銀行及瑞士信貸不當銷售抵押擔保證券(MBS)一併處理,並傾向與上述三家大銀行達成一次性賠償協議,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德銀。


雙方談判消息曝光,美國司法部要求德銀要為不當銷售MBS賠付一四○億美元,這是福斯汽車被要求一六五億美元天價、和解民事訴訟以來,德國企業最大的一宗賠償案。

德銀是歐洲最大的銀行,這回遭到美國監管機構重罰,金融市場擔心德銀陷入困境,造成全球金融危機,九月二十六日德國股市重挫二三三.二六點,大家更害怕的是,德銀會不會演變成二○○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倒閉的風險。

 

德銀爆危機 市值跌、股價淨值比也是後段班


德銀遭重罰消息傳出後,彭博資訊報導,至少有十家知名的對沖基金,大舉減持了德銀發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並轉到別的金融機構。這代表了聰明錢開始撤退,德銀可能出事。美國股市在九月二十九日大跌一九五.七九點,恐慌指數(VIX)也一度飆高;同日德銀股價一度暴跌八.九%,再度寫下九.八九八歐元的歷史新低價。一年來,德銀已暴跌逾六成,若從金融海嘯前的高點來算,股價暴跌八九%。

從幾項數據來看,德銀都十分積弱不振,首先是股價經過長期下跌,過去一年市值從三三○億歐元暴減到一四三億歐元,比起蘋果市值逾六千億美元,Alphabet逾五千億美元,微軟逾四千億美元相比,頂著大銀行光環的德銀,市值已和一般中小型企業無異。

二是在負利率時代,金融業經營越來越艱困,德銀目前股價淨值比(PB值)只有○.二三三倍,在歐元區的銀行是倒數第三。目前各國銀行業股價淨值比普遍都很低,像中國的浦發銀行是一.一倍,招商銀行是一.二倍,中國建設銀行是○.八八倍,中國銀行只有○.七九倍,中國工商銀行是○.八九倍。中國的大銀行股價淨值比大多在一倍以下,但德銀只有○.二三三倍,遠低於各主要銀行。

台灣的銀行股價淨值比也不高,像富邦金控是一.一四倍,國泰金控是一.一二倍,中信金控一.二七倍,華南金、第一金、合庫金都在一倍以下,這次疑涉洗錢遭重罰五十七億元的兆豐金控是一.○五倍。呆帳打得比較乾淨的台灣金融業,股價淨值比普遍在一倍左右。

三是德意志銀行的CDS(信用違約交換)溢價由年初的一.四三%拉高到二.三九%,跟義大利很多陷入困難的金融機構,如Siena銀行都有同樣的困境。CDS持續攀高,這是歐洲銀行業最不安定的變數。

當年美國次級房貸泡沫吹破,衝擊金融產業,美林不支,併入美國銀行,AIG差點破產,最後政府出面重組救援,貝爾斯登券商等則宣布破產倒閉。

雷曼兄弟破產揭開全球金融風暴的序幕,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導致抵押債券市場乃至信用市場價值的重估,信貸市場因此萎縮,風險溢價急遽上升,而市場流動性匱乏,大量抵押貸款債權及衍生性商品大幅貶值,形成巨額虧損,導致全球資金槓桿吹斷,傷痕迄今未癒。

 

德銀

負利率下,全球金融業經營不易,德銀吃上140億美元裁罰,前景尤其艱困。(圖/達志) 

 

IMF示警 三地雷:德銀、匯豐及瑞士信貸


這次德銀也不輕鬆,目前德銀持有未到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規模達四十二兆歐元,相當於歐盟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二.八倍,而面臨的衍生性產品信用風險缺口達五一五六億歐元,加上德銀缺乏穩定的零售業務及信用卡業務,以平衡風險極高的投行業務。而且,負利率影響整個金融業經營環境,梅克爾又拒絕義大利政府對銀行業的紓困方案,這回德銀雖有「大到不能倒」的優勢,但德國政府仍投鼠忌器。

最近IMF(國際貨幣基金)警告:德銀是全球對金融系統穩定最具潛在威脅的銀行。報告指稱,具有全球系統重要性的銀行(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簡稱G-SIBs)中,德銀是系統風險最重要的淨輸出者,匯豐及瑞士信貸則緊追其後。

其實,從股價就看出端倪,若以金融海嘯為分水嶺,這些年從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到負利率,各國政府都以寬鬆貨幣救經濟,市場上充斥了游資,全球股市、房市都在相對高點。例如,美國道瓊指數仍站在一萬八千點的歷史高位,很多新興市場股市,例如菲律賓、印尼、印度、阿根廷等頻創新高,中國房地產也可能炒出史上最大泡沫,但是全球金融體系卻殘破不堪。

例如,從○八年金融海嘯前的高價,對照現在的股價,德銀重挫近九成,花旗集團跌八六%,瑞士信貸跌七九%,摩根士丹利跌六二%,能夠在金融海嘯後昂首者,只有富國銀行與摩根大通。

再以匯豐控股為例,在香港掛牌的匯控從一三○港幣跌破四十港幣,如今浮沉在六十港幣左右,這次英國脫歐,匯控又挨了一記悶棍;而渣打銀行則從二五六.二港幣跌到六十五港幣,如今仍只有六十三港幣左右。這些年油價慘跌,匯控與渣打承作不少油元貸款,也承擔了沉重的壓力。


瑞士信貸與德銀幾乎是歐洲銀行業的「難兄難弟」,瑞士信貸在金融海嘯前,股價曾逼近一百歐元,如今浮沉在十歐元上下,道盡了銀行業經營的苦境。

這些年,歐洲央行(ECB)不斷地寬鬆貨幣救經濟,今年總裁德拉吉祭出火箭炮:六大救市寬鬆措施,包括將利率推向負○.四%,基準存款利率從○.○五到○,擴大QE規模,每月購債從六百億歐元拉高到八百億歐元,同時把非銀行業的企業債納入購債範圍,再加上一個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銀行以零利率無息向央行借貸,只要符合條件,利率可由基準利率減至存款利率,以鼓勵銀行信貸。

 

寬鬆後遺症 歐洲銀行業掀裁員潮


但這些寬鬆措施的後遺症,都由銀行業承擔,目前歐洲銀行業正興起新一輪的大裁員,首先是ING宣布未來五年裁減五八○○人,以加速朝行動銀行自動交易系統發展;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為減低成本,也宣布裁員九六○○人;西班牙的Banco Popular Español準備關閉上百家分行,並裁員三千人,這些舉動被視為是這一波歐洲銀行大裁員的前哨,歐洲的銀行業情況持續惡化中。


今年來,隨著銀行業股價走跌,Stoxx歐洲六○○指數金融類市值已蒸發二八○○億美元,德銀是今年股價跌得最慘的歐洲銀行股之一,這次美國司法部如果使出重手,德銀恐怕面臨更大的處分資產命運。

不過,最後一刻,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據傳罰金是五十四億美元,比先前的一四○億美元要減輕很多,而原本重挫的德銀股價也從九.八九八歐元拉升到一一.五七歐元,最後收盤是上漲六.四%。受此激勵,原本大跌八.五%的德國商業銀行,最後也小跌一.二%,美國司法部罰金減輕,總算讓德銀喘一口氣,但其財務危機,恐怕仍將折騰全球經濟。

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警告作空德銀仍要小心,市場雖可能壓低德銀股價,迫使德國政府出手相救,但是在負利率下,歐洲銀行的慘況是「賣樓、賣車,連老婆、小孩也賣掉」,德銀去年第三季大虧六十二億歐元,第四季再虧一一.五億歐元,今年仍持續虧損。

 

走勢

 

歐盟添隱憂 枱面下救急,仍難填財務大洞


為了救亡圖存,德銀最近以大約十二億美元出售英國保險業務,進一步預告把持有一九.九九%的華夏銀行股權出脫。

華夏銀行在A股上市,目前市值一○七三.九億元人民幣,如果德銀把這個股權順利賣給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大約可變現二三○億至二五七億元人民幣。目前這筆交易正在洽談,已接近完成,德銀可拿回現金,雖然痛苦難免,至少有籌措資金的能力。

其次,德銀是德國最大銀行,也是「大到不能倒」的重要支柱,一旦倒下,德國甚至整個歐洲,勢必面臨海嘯般的撞擊,德國政府表面上也許表明不會出手,歐盟也會暫時觀望,但枱面下救急的動作仍不斷,所以,市場也逐漸認清,德銀這次的狀況,不會和○八年的雷曼兄弟事件相提並論。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指出:「德銀不是雷曼兄弟,不會出現○八年讓全球經濟頓挫的威脅;但也提醒了大家對歐洲銀行業脆弱性的關注,及歐洲整體經濟背後潛在的問題。」

目前德銀的麻煩未了,縱然美國司法部罰款減輕,但德銀第二季業績大減九成,淨利只剩二千萬歐元,財務壓力仍不輕,況且歐盟對於透過公帑搶救金融機構條件苛刻,加上這次為了難民問題,梅克爾的政黨在地方選舉中大敗,梅克爾聲望已下滑,而且她對希臘債問題又有「嚴以律人」的前科,恐難對德銀有太大紓困動作。

銀行灰色地帶業務不能做,推展新業務又要面對更嚴格監管,更是舉步維艱,而銀行新平台如FinTech仍然混沌未明,就算銀行要固守傳統業務,但全球實體經濟復甦乏力,信貸需求疲弱;而投資銀行業務在全球資金亂竄,四處潛藏泡沫的資產環境中,風險與收益不成比例,德銀的處境,正是當前全球銀行業深陷泥淖的寫照!

 

瑞銀

 

瑞士製造」的標籤化榮譽,源自於製錶商長期以來對完美執著的堅持,在當代技術基礎上,勞力士發揮製錶職人精神,生產程序均須通過高規格校準測試,為保持領先水準持續追求技術創新。細數歷代腕錶,更是在歷史浪潮中淬鍊成為永不退流行的經典,使配戴者享有無比榮譽與身價不凡的象徵,展現獨特價值。

 

二、精神理念:勞力士在人類挑戰超越極限之路及突破歷史性的一刻不曾缺席。

 

身為全球賽事合作的領導品牌之一,早在一九二七年勞力士已開創在體育界支持運動員先例,游泳女將梅塞迪絲.吉莉斯(Mercedes Gleitze)配戴新款勞力士防水蠔式腕錶橫渡英吉利海峽,此項壯舉成功讓品牌聲名大噪,自此,勞力士成為伴隨各領域運動員、冒險家等傑出人物踏上征途的腕錶,「標籤化」精神構築於人類不斷挑戰追求卓越的信念,與品牌代言人完美融合詮釋積極正面的文明內容。

 

三、營銷模式:過往勞力士採生產銷售分離的商業模式,與競爭對手相比,不必考慮庫存的壓力,使其更能專注於製造與行銷。

 

仰賴自身奠定百年基座,二○二三年勞力士迎來新策略布局,同年收購歐洲最大通路商寶齊萊(Bucherer),正式跨入零售業,於此之前雙方已是合作近百年的商業夥伴,見證了彼此邁向鐘錶業製造與銷售領域龍頭的歷程,細看寶齊萊在歐美擁有數百家最精華地段的門市,勞力士等同於掌握全球最大鐘錶零售通路,加深自身品牌護城河。如今勞力士已站穩鐘錶全產業鏈,從產品研發、製造到銷售,擁有各項核心資源,作為錶壇的奇蹟,勞力士品牌將邁入新的里程碑。

 

本文由工作夥伴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陳咨瑋(一九八八年~,台灣師大運動科學系)、簡立丞(一九九四年~,英國伯恩茅斯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黃健寧(一九九二年~,政治大學財管所)共同撰述,並提出台灣食品飲料充填及包材大廠宏全國際,以「製造生產基地跨出台灣的深廣布局及廠中有廠」經營,成功「標籤化」出自己的獨特經營內容,相當令人動容。

 

宏全(九九三九),一九六九年成立,股本二十八.七七億元,台灣最大食品飲料及包材製造廠,國際飲品(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合作夥伴,採In-House模式駐廠代工生產,以簽訂長約方式確保長期營收穩定及銷售量保證,使客戶能專注於品牌營銷及通路拓展,達到雙贏。

 

宏全於台灣及中國營運持續穩定成長,新投產台灣自貿廠及中國浙江衢州廠,為後續營收增添成長動能。東南亞地區經濟仍處於上行階段,因應客戶飲品代工訂單需求持續增長,集團加大力度布局投資設廠,事業體已延伸至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及緬甸等國,經營者視野精準,完全抓對趨勢,成長空間極大。

 

宏全五十多年來由總裁曹世忠、榮譽董事長戴宏全認真踏實分工合作經營,逐步建立完善的治理體系,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廠中有廠,並已進化延伸至一條龍統包經營),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其奮戰不懈精神堪為台灣企業典範,新任董事長鄭雅文及總經理曹宏宇接任後,承續曹世忠及戴宏全打下的磐石基座,更深化集團的經營深度及業務拓展廣度。

 

宏全二一至二三年合併營收為二一三億元、二四七億元及二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六.八三元、七.七元及八.六元,續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四○○億元,取得豐碩佳績,公司經營逐年穩健成長,上市以來每年穩定配息,連續二十八年配發股利,反映經營績效優質穩健,令人敬佩,其立足台灣,扎實地放眼全球戮力經營的台灣仔精神,值得投資者追蹤。

延伸閱讀
李嘉誠7折拋售新建案、碧桂園陷財務危機…中國房地產倒不了,謝金河:災難很快撞擊金融體系
李嘉誠7折拋售新建案、碧桂園陷財務危機…中國房地產倒不了,謝金河:災難很快撞擊金融體系

2023-08-09

美中金融已脫鈎ING! 滴滴股價「一蹶不振」... 謝金河:華爾街銀行將是最大輸家
美中金融已脫鈎ING! 滴滴股價「一蹶不振」... 謝金河:華爾街銀行將是最大輸家

2021-12-06

向台灣的智者黃天麟先生致敬! 謝金河:他是這一代卓越的金融家及經濟學家
向台灣的智者黃天麟先生致敬! 謝金河:他是這一代卓越的金融家及經濟學家

2021-11-29

投資金融股進退兩相宜
投資金融股進退兩相宜

2021-10-27

美中金融戰擴大...3大中企跌掉逾1兆美元 台積電慘無辜受累!謝金河:從「三個板塊」看誰傷得重
美中金融戰擴大...3大中企跌掉逾1兆美元 台積電慘無辜受累!謝金河:從「三個板塊」看誰傷得重

2021-08-25

美中角力第三回合!「滴滴」揭開美中金融脫鉤序幕 老謝:愛買中國資產的台灣投資人,小心了
美中角力第三回合!「滴滴」揭開美中金融脫鉤序幕 老謝:愛買中國資產的台灣投資人,小心了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