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制度重防弊、輕興利,結果卻兩樣都沒做好。最大問題還是在決策者身上,改變不是沒有方法。
不是對金融業有偏見,實在是落差太大。央行公布的數字,台灣對外的淨投資額是世界第四名,這麼大的需求,結果台灣沒有名列前十的金融中心、金融機構。準確講,要到五十名之外,勉強在百名之內可以找到影子,跟台灣大學的排名差不多。
舉個對比:台灣可以發展出一流的防毒軟體公司,卻寫不出好的交易軟體。不是券商提供給客戶的那種下單軟體,而是對沖基金用的套利模式(連華亞科這種已經訂好價的購併案套利,都會做到賠錢,所謂的專業機構水平可想而知),閃電交易的下單系統、金融科技的智慧系統等等。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但是缺乏金融這個領域的專業,所以發展不出這系統。
再舉個例,三十年前台灣的光學產業大落後,可是現在有大立光帶頭、是第一流做攝像模組的公司,產業完整。半導體產業還可以說是政府扶植出來的,光學產業可不是啊。台灣有各種園區,甚至也替金融業弄個境外金融中心,可沒聽過有光學園區。
再說一個更傷心的事實,最近大學入學考試的成績發出來了,第一族群是醫科,這個領域腦力最集中,所以普遍認為台灣在醫療、生技應該有競爭力。電子、工程是另個領先族群,這不用多說,不管在島內創業還是海外就業都很強;另外一個就是法律跟財經,理論上這族群的腦力跟前兩組應該相去不遠,為何貢獻度差這麼多?
反覆講,就是要讓大家體會台灣金融業真的很弱這個悲慘的事實。但是跟其他困境不同,金融業沒有取得應有的成就,不是兩千三百萬同胞的共業,問題出在政策決策者身上。
政府效能低落、媒體嗜血失真,這些絆腳石,我們所有人都摻和在裡面。造成這窘境人人有責,可是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的行業,每一步都是在監督下跨出的,跑太快的會被糾正處罰拉回來,大多數人只是政策的接受者,無能對此負責。
為何會這樣?我們的制度核心價值是防弊,而不是興利,這跟其他產業完全不同。但結果是利沒興,弊也沒防到,國際金融風暴無役不與,中間還夾雜本土性的金融風暴。
有沒有救?
當然有,就是多用些圈外人。極端一點的,學大清帝國,當年最有效率的部門是外包給英國人管理的海關,這帖藥台灣應該吃不下去。另一個可行的是讓購併更簡單,放幾條鯰魚激活這潭死水,或許還有點卑微機會。
作為投資者,別指望在金融業上面賺到超額利潤。在出現利空的時候,或許可以在股價跌破價值很多的情況下,賺到比利息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