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值得學習的,不在廠房或園區建置,而是人才與資金的國際化及開放性,以及面對新興市場的機會與能力,還有勇於犯錯、支持創新的文化。
其實,若論硬體與環境,台灣早就有類似矽谷的地方。新竹科學園區當年就是仿照矽谷的工廠建築與街廓綠地而規畫。但為什麼歷經三十年,矽谷能從硬體業順利轉型為軟體與網路業,而我們依舊停留在硬體代工的產業範疇裡呢?
關鍵就是,矽谷不是美國政府打造的。矽谷是自己長出來的,產業轉型也是創業者與投資人驅動,就連「矽」產業當年也是被居民因為高汙染而趕走的。可以說,整個矽谷都充滿了「凡事自己來」的習慣與態度。
知名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曾說,全美許多城市都有傑出的工程師、許多地方也住著有錢人,但只有矽谷「同時」擁有許多想創業的工程師與願意投資的有錢人,而且這些有錢人幾乎都有創業經歷(願意犯錯、更可以指導創業者),因此矽谷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創業生態系(Startup Ecosystem)」。
如果「人才、資金、市場、文化」代表了創業生態系的重要元素,矽谷值得學習的,不在廠房或園區建置(何況我們已經具備),而是人才與資金的國際化及開放性,以及面對新興市場的機會與能力,還有勇於犯錯、支持創新的文化。
現在,我們依然習慣製造出口的經濟模型。台灣不需要更多園區,也不缺廠房與工作空間。我們缺乏的是對創業者的包容與支持,還有適合國際人才與資金進場、讓創業者能帶兵出國打仗的法規與資本市場。連紐約、新加坡還有新竹都無法複製矽谷了,重點真的不是預算與園區。
人,才是創業與投資的主體,而非廠房與設備。矽谷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把人當作主體、一切都自己來」的文化。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