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做的,是從校園開始,將網路定義為各產業共通的知識,讓每個科系都可以與網路連結,並廣納具實戰經驗的業界講師,學術才能與市場連結。
也就是說,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指網路可以和任何產業融合,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等) ,不管你的目標是任何產業,擁有網路思惟、了解消費者的網路使用行為,已經成為基本能力。台灣年輕人本身就是善用手機的網路原住民,如近來媒體報導的十五歲少年,靠經營網拍就能營收千萬。但台灣若要在這個產業轉捩點上搶得先機,勢必得量產更多類似人才。
台灣能做的,是從校園開始,將網路定義為各產業共通的知識,而非局限在資工系等。透過在大學開設通識、必修課程,教授如簡單的coding(編寫程式)、跨裝置的網站介面設計等,讓每個科系都可以與網路連結,並廣納具實戰經驗的業界講師,學術才能與市場連結。
再者,政府與企業領導者面對網路的心態必須改變。對許多官員與傳統產業而言,網路仍只是「選項之一」,例如在行銷面,至多做到將預算撥分一部分給數位行銷,工商總會等組織甚至未將網路業納入會員。但當消費者每天看手機的時間比電視、報紙還多,過去的行銷管道如電視廣告,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不只行銷,從產品策略開始,都不能忽視網路帶來的改變。這一連串的改變,若法令及企業思惟無法跟上,未來的五到十年,國家及企業競爭力就會出現明顯差距。
當然,要讓網路知識成為大眾教育、老嫗能解,並不容易。因此身為網路業者,我鼓勵大家一起參與或舉辦免費講座、課程,擴大影響層面。畢竟當所有人都做好心理準備時,台灣才有在「互聯網+」時代取勝的機會。
(本專欄隔周刊出)